一九三 阵地(1 / 2)

 一九三阵地

斯巴达对阵地构筑感兴趣,那原因也很简单,干一行爱一行么(诅咒课程设计一次,都考完试了不让回家……)

斯巴达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点上了一支雪茄翻了翻那份文件。(顶点小说手打小说)躺在舒适的地方抽烟,是斯巴达最喜欢的一种思考方式,他总觉得袅袅升起的青烟会对他有些帮助,前生没钱抽雪茄,所以这辈子就得过足了瘾才行

他看了两眼,接着起身从抽屉中的档案袋中翻出了几份文件和地图,那都是最新的布防图。

毕竟下洛林刚刚攻占了凡尔登、卢森堡和上马恩,构筑工事还是很有必要的。

斯巴达大致看了一下构筑在凡尔登附近的一条防线。毕竟凡尔登这个地方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北可进攻兰斯、西可攻击巴黎,那可是洛林公国和法国的心脏啊由不得下洛林军团参谋部不重视。

在斯巴达的前生,他知道个大笑话,那就是一战时候的“马其诺笑柄”,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方开始研究如何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从1930年,上台伊始的法国国防部长马其诺,将由其前任综合了法国福熙、贝当和晓夫勒三位元帅争论多年的防御计划交由议会讨论,获得90%以上的多数通过,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边境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不过这个号称是固若金汤的防线,事实上证明,根本就是个豆腐渣,一点儿用的没有。

不过斯巴达看来,马其诺防线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而且在他看来,这个大笑话的责任,就不应该全背在这条防线上。历史上,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枪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接插到马其诺防线的背后,同时兵临巴黎城下。而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居然没有向首都方向抽调一兵一卒,还在顽强地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斯巴达就固执的认为,如果当时马其诺防线的指挥官能指挥士兵们支援巴黎,那么一战的走向或许会完全不同。当时的马其诺防线就像一条无形的镣铐,紧紧的禁锢了法军的思想;它也是一条真正的镣铐,束缚住了法军的手脚。战争的失败,归根结底还是消极作战的原因,不过这在下洛林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不过这都无所谓,因为这些都是几百年后的事情,跟斯巴达眼下要做的事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斯巴达之所以想起马其诺防线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凡尔登正是这条防线上最重要的要塞之一,直到二战时还发挥了作用。

斯巴达拿起了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着。

现在凡尔登附近的防御工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就是在凡尔登西面、北面构筑了规模庞大的战壕,并在战壕前堆满了沙袋,并且在重要的路口处设置了关卡,放置了拒马而已。还是非常原始的防御工事。

工事呢,就是保障军队发扬火力和稳蔽安全的建筑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斯巴达这个土木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土木作业了,如地堡、堑壕、交通壕、掩蔽部等等。在只不过现在的凡尔登附近的防御工事也就是战壕和交通壕罢了。

斯巴达嘴里叼着雪茄,试图回忆一下自己前生看过的战争电影,脑海中几乎是浮现一过的,是斯巴达很喜欢的导演斯派克李的《圣安娜的奇迹》,斯巴达闭上了眼睛,回忆着那个小村庄附近纳粹的防御工事。

“战壕、地堡、铁丝网……”斯巴达嘴里喃喃的说着:“战壕有了,地堡就是在面积大的战壕上面用原木等加固出一个顶来,当个指挥所什么的,这个也有了;铁丝网?算了吧。”想到铁丝网斯巴达就轻轻的笑了笑。

就算是现在下洛林的工业比较发达,但是铁丝,照样是个稀罕物件。因为它的制作是需要拉丝工艺的,就是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使其改变形状、尺寸的拉丝模,使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这玩意儿,现在就是完全纯手工制作的,产量要多低有多低。

区区一个铁丝,就能把斯巴达给难住。不过话说,这个铁丝网可是防御利器啊

铁丝网,主要用于迟慢步兵和车辆的行动,较为简单的铁丝网是用带刺的木桩和铁丝等构筑而成。这玩意儿还是当年米帝的一个爱读书的牧童发明的,还被称作是改变世界面貌的七大发明之一。

想想一下,如果敌人正在冲锋,却发现面前有一张铁丝网阻挡住了前进的路线,那么他们一定会停下来弄断这些铁丝网,但是谁会带着老虎钳子上战场呢?如果用刀砍呢,铁丝的韧性那么好,一时半会根本砍不烂。所以等他们搞完铁丝网,估计就已经被防守方的火炮给炸得稀巴烂了。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