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凡虽然依旧觉得忐忑,但此时木已成舟,说什么也太晚了。</p>
他昨日思忖良久,最终还是跟敖青青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然后亲自送给鸣凤楼的玉娇奴,让她依着可靠的渠道送给敖青青。</p>
玉娇奴难得看到楚君凡一次,本有意想借着机会拉拉近乎,但最终看楚君凡皱着眉头颇多心烦的样子,最终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p>
楚君凡问了最近黄药师的消息,得知黄药师近日会再返京都。</p>
......</p>
又过了几天,黄药师还没有回来的时候,京都之中却是有了另一件大事。</p>
齐楚之战的前奏终于奏响了。</p>
自从四月份耶律苍狼跟萧十一郎殿前刺驾之后,楚皇便下旨准备与齐国开战。</p>
如今两个月过后,双方在边疆早已都布下重兵,静待最后的开战时机。</p>
整个楚国,从西疆都北疆,都是一副紧张的气愤。</p>
此时虽然双方大部队没有交战,但小规模的战斗从西到东,都一直未停止。</p>
今日北疆小胜,歼敌数百人,明日西疆小败,损失了一批辎重。</p>
战争乃是军国大事,如今已经到了双方剑拔弩张的地步,朝廷上的政务更多的也以齐楚之战为止。</p>
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再到坊间百姓,此时此刻讨论着最到的便是齐楚的战争会如何如何。</p>
楚国自立国以来,虽然早些年很是艰苦,但从大的趋势来讲,对外战争一直胜多败少。</p>
如今至楚皇以来,三代明君兢兢业业,楚国的国力还是老百姓的日子,都跟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p>
京都之中的百姓,对于齐楚之战的结果,大多都是持以积极的态度的。毕竟他们对楚国的皇帝,楚皇的朝廷还是挺有信心的。</p>
而此时在朝堂之中,却整日在纠结一个问题。</p>
齐楚大战,谁人可去北方掌控大局!</p>
楚国跟齐国开战,肯定是西疆和北疆同时开打,西疆和北疆的军队参战是必须得,而朝廷自然而然要担负起后勤的任务。除此以外,朝廷也会派出三十万大军参战,若不然只靠西疆和北疆的军队给齐国打仗,无论是朝堂的大臣们,还是西疆和北疆程楚两家人都是不会愿意的。</p>
对于西疆和北疆来说,这有消耗他们军队,打击他们力量的嫌疑。对于朝堂来说,这样很小家子气,而且若西疆和北疆的军队,真得有什么战果,比如占了新的城池,然后怎么办?谁占得是谁的?还是都归朝廷的?</p>
楚皇登基以来,虽然一直在推行削藩之策,而且卓有成效。但此时剩余的三省总督,一个个却都非省油之灯。即使他们不用说法,朝廷也自会考虑到他们的利益。</p>
尤其是如今国战在即,朝廷应以大局为重,更应关注三省总督的想法。</p>
当然这些都是细务。朝廷自有人从各个方面分析问题,并为楚皇提供决策的选项,着实不算什么问题。</p>
而今对于朝堂衮衮诸公,烦心的事情只有一个。</p>
那就是三十万大军,谁人为帅?</p>
楚国虽然不说是武将如云,但有能力统领三十万大军的却不在少数,至少有五六位人选。</p>
但是并不是能够领兵的便可以担任这个主帅。</p>
因为这个主帅不仅要统领朝廷的大军,还要能够对西疆和北疆的大军有节制的能力,至少也得表面上能够压得住场子。</p>
这就需要他不仅要有能力,还得身份地位比较高,至少得跟西疆总督和北疆总督相当才行。</p>
这样的人,却着实不多。</p>
大家讨论一会,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p>
有臣子出列奏曰:“不妨再请卫老太尉出山如何?”</p>
说得正是如今已经无官一身轻的卫太尉。老太尉在楚国有军神之称,若他能够担任主帅,当真是很好的人选。</p>
楚皇高坐龙椅,手指在椅子旁边敲了几下,说道:“老太尉年事已高,怕是不堪劳苦。”</p>
楚皇说得也是实话,众人当然也体谅老太尉的身体,若是在出征途中身体有个差池,搞不好齐楚大战会引起极大的变故。</p>
只是这样一来,众人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p>
楚皇沉默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朕有意御驾亲征,何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