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平这次回乡,先是感叹三叔境况艰难,还好来了个峰回路转,不管三叔能做多久,起码也有个好的起点。心情大好,回到柯灵后跟伯父还是实话实说,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做一些对家乡有利的事,毕竟像三叔这种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p>
离家虽有不舍,但是曾世平在处理好家里的事情以后,还是带着龙悦回柯灵了......</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赵家坡,其实是一个荒郊野岭,并无人烟居住。距离曾济荣的村子约八里地,之所以叫赵家坡,应该是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一户姓赵的人家,只是具体的位置跟年代已无从考究。如今却因蕴含矿产而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本地的,外地的,蜂拥而至,都赶着来这里发一笔大财。</p>
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有人进洞采矿,有人上山开饭馆,就连到山上卖凉水也能有不菲的收入。一股淘金热涌入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不毛之地,其场面远远盖过当初地质队来考察的时候的探槽热。</p>
采矿人的收入越多,税收就越多,只要能赚到钱,大家还是很愿意为国家的税收出一份力。所以很少有人拒绝交税。</p>
曾济荣跟同事杨学成每天忙得是晕头转向。所收的税款都是现金,除了要盯着山上不让人漏税以外,还要将收到的税金及时的送到县里。当时的采矿人不需要注册取得许可证才可经营。只要肯交税,票据都是税务局专门出具的,没有他跟同事开的税票,矿是运不出去的,这使得采矿人的收入不正规但也合法。</p>
然而,这种模式只持续了两年。不是被政府叫停,而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完全是人工用锄头、羊挖、还有钢钎采挖。矿井到达二十米以上就没人敢进入继续深挖,只能另打矿井,所以短短两年时间,整座山头就被挖得千疮百孔,凌乱不堪,处于地表的浅矿层就这样被采挖一空。这股锑矿风就像午时的蜜蜂巢一样,万蜂朝王犹如昙花一现。在山上采矿的人很快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长时间采不到矿还得自己倒贴伙食。</p>
疯狂一时的采矿热被急速的冷却下来,赵家坡又恢复了它往日的宁静。</p>
最先上山的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勇敢,都赚到了钱。在那个一斤白菜只需五分钱的年代,靠在赵家坡采矿赚到几千块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以前穷苦的人也因此咸鱼翻身。</p>
随着采矿热的过去,曾济荣在矿山的税务工作也跟着告一段落。‘没有人采矿,就没有了税收’,这是当时县税务局对矿山的定义,所以取消矿山的税务所是势在必行的事。</p>
曾济荣本以为在赵家坡可以好好干上几年,没想到,这条路很快就走道了尽头。唯一值得高兴的是,该到结算的时候了。县里税务局将兑现当初的承诺,按比例给予他提成跟奖金。</p>
由于在矿上火热的时候,整天只忙着收税工作,一向对数字敏感的曾济荣却忙得忘记了估算自己能拿到多少钱,因为实在是太忙了。虽说是离家不远,但是也不是每天都能做到早出晚归,有时送钱到县里回来也要两三天。妻子李素素没没有像原先丈夫说的那样,找到了这份工作,她就能轻松下来。相反,她依然是一个人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孩子们放学能帮上一些杂活儿,但是田间地里的农活还得靠她一个人。</p>
自从弟弟夭折,年迈的父亲怎么也磨灭不了晚年的丧子之痛。由于住在一个村子,除了自己的这一家子需要照顾外,还得抽时间照看娘家人。直到父亲李松华为妹妹小玉招了一个上门郎,李素素才略感轻松。妹妹的丈夫姓黄,是个老老实实的庄稼人,又是曾济财二儿媳小六的叔叔,大家都很了解彼此的情况。</p>
曾济荣的税收工作并没有给家里减轻多少负担,税务局只是阶段性的给了他一些钱,贴补家用。具体能收入多少得跟税务局把账结清楚才知道。</p>
终于到了结算的时候了,结算的结果不光是让曾济荣自己吃了一惊,就连税务局的领导也被震惊了。按照协议提成,曾济荣能提到一万三千千多块,扣除预领的几百块,怎么也还剩下一万三。</p>
这件事情一下就想炸开了锅,有人说是当初县里的决策失误,为此还专门开会讨论,最后得出的意见是,必须兑现承诺,将一万三千多块钱全数发给曾济荣,连奖金也要兑现,这符合国家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p>
就这样,曾济荣最后实际拿到了一万六千八百块。乡里为他颁发了奖状,让他成了方圆十六个村的第一个万元户......(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