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念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这是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杂剧中的几句开场诗。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正是由此而来,却非这个故事的新版,而是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传说。”
“另一个传说?”我们三人同时好奇问道。
这《倩女离魂》是著名的元曲曲目,我也是听过的。故事说的是富家女张倩女与秀才王文举从小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北上参加应试,途经张家的时候想起小时候的婚约,打算上门提亲。可张母嫌弃王文举是个穷酸秀才,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功不成,名未就,把个女儿养到十七岁,却要白送他,于是百般刁难不许二人成婚。王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那张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却不想竟然魂灵出窍,追上了王文举,一同赴京。等那王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后,携张倩女的魂魄回到张家。众人皆大吃一惊,怎么世上会有两个张倩女。连那张倩女的魂魄也闹不清楚怎么会有两个自己。等她回到房中,见到卧床不起的自己才发现原来她是灵魂出窍了三年,于是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又醒了过来,最后成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高菲抿嘴轻轻点头,说:“那元曲的《倩女离魂》又叫个《离魂记》,我这版的也有个别名,叫个《鬼吃人》。”
那“鬼吃人”三次一出,又听得背后几声嘶哑的叫声,虽知那是狐狸叫,但还是听了毛骨悚然。
高菲背对窗口,月光洒在他身上像披着一件蓝纱,面上的烛火更显得红:“我这故事里的主人公,一个叫张倩女,另一个和王文志,他两人是从小指腹为婚。后来王文志的父亲带着他去外地,两家十几年没有再相见。王文志的父亲死了,临死之前把他有个未婚妻的事情告诉了他。王文志当时刚考上秀才,又丧了父亲,于是在家守丧三年。三年期满便北上应试,打算考取功名,求得个一官半职。途中经过张倩女家,想起家父临终的嘱托,就上门去求亲。那张倩女的母亲如何看得他上,说了些闲话,给了些盘缠,打发他走。到此这里的故事和那元曲中的《倩女离魂》倒没什么分别。”
我们三人一点头,期盼着后面的发展。
高菲说:“那张文举出了张倩女的家好不失落,可又无可奈何,自己穷酸秀才一个,总不能赖在人家不走吧。因为受了这顿气,他心里不痛快,赌气一路往前走,恨不得立刻飞到京城,立刻就考了功名回来,到了日落西山才发现错过了驿站客店,此时已经身在山中。
他走了这么一天,水米未沾,肚子也饿起来。可这荒山野岭哪里去寻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心想,今晚只得在外夜宿了。好在当时正是春夏相交之际,白天热,晚上却有些凉爽。
王文志看眼前山林茂密,有心要在林子里过夜,但又怕里面有野兽出没。正踌躇不决的时候,忽然那林子里蹦出一只小兽。
那小兽全身雪白,竖着尖长的耳朵,双眼眯成缝,一只宽大的尾巴拖在身后。
竟然是一只白狐。
那时候人皆信狐狸能成仙,尤其是白狐,更是修炼多年,沾了仙气的灵物。
王文志看清楚了,心里诧异,这山林里怎么会有一只白狐出没。又想,莫非这是老天给他的仙缘。
那白狐不怕人,望了王文志一会,转身朝林子里走去,蹦了几下不见王文志跟上,又‘啊啊啊’的喊了几声。”
我们三人下意识朝那窗户上的小狐狸望去,见它缩卷成团,正闭目养神,像是睡着了。
高菲说:“王文志听出那白狐是在叫他,便大着胆跟在后面。那白狐在林中引路,王文志高一脚低一脚的往里走。这林子里树高叶茂,白天里日光都照不多亮,到了晚上更是幽暗阴寒。好在那白狐每走一段都停下等待,所带的路也并不弯曲复杂。王文志边摸边听,倒也跟得上。
一人一兽在这林子里走了约莫半个多时辰,到了一处荒凉的古庙外。
王文志抬头一看,见那古庙四周的树木稀松,顶上空出一片天空。此刻漫天繁星,把个缺口填得满满的。
那古庙修得不似善男信女所拜的那种烟火大庙,看样子倒有几分异域色彩。庙分六层,四角都有一人多高的立柱,层与层之间用叠复的装饰纹路,越往上越小,到了最上层是一个方顶,却不是中土常见的圆顶或者尖顶。
王文志走上台阶,见那庙柱和墙壁上都刻满人物雕塑,远看各个身体扭捏翻转显得有些怪异,待走得近了发现一面墙上刻着一个凸眼,大口的人正在撕咬另一个人。
这可吓得王文志不清,他仔细望去,正好月光大明,看清楚那吃人的东西面目狰狞,头上有角不似人,倒像地狱的恶鬼。他换了一面墙,见这墙上刻画着两个人,袒胸露乳,缠绵如蛇,正在做着男女的事情。
王文志将那古庙第一层的四面墙都看过,发现所刻画得内容皆是恶鬼吃人与男女的场景。他一下陷入茫然无知中,不知这怪庙到底是做什么的?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心中一阵恐惧,正打算离开,忽然天上月光渐渐暗下,跟着林子里刮起怪风,吹得他双眼迷离,耳旁听得四处传来野兽的嚎叫声。
他心里更加害怕,不敢独自黑夜里去走林子,便转身朝那庙里走了进去。
这古庙全是石头砌成,只有一个入口通向里面。
王文志身上带着火折子,小心吹燃了扶着石壁往里走。那火折子的光比那烛光可弱得多,连眼前一尺多距离都照不清楚。他心里恐惧,心中不断祈祷莫要在庙里藏着什么猛鬼野兽才好,口中阿弥陀佛念个不停。
这般小心翼翼走了十来步,眼前出现一个石台,上边竟然放着数十根粗细不一的蜡烛。尤其是当中那根大蜡烛,足有一人小腿那么粗,周围其它蜡烛大小不一却都还算常见。这上边的蜡烛化了再点,蜡泪已经将彼此融成一座蜡山,大大咧咧落了一地,上边铺着一层蛛网,看着年月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王文志伸手抚去几层蛛网,用火折子将当中那根大蜡烛点燃,再点了四周几只小蜡烛。顿时整个古庙内升起一阵红光,照得四壁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