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星河欲曙 > 第九章 力挺边将,宫闱旧事掀波澜 上

第九章 力挺边将,宫闱旧事掀波澜 上(1 / 2)

 在哲宗得知孟远提供的夏边境的机密后,一面让庆州的章楶加固城防,一边等着朝堂上的异动。

过了几日,终于等到了涌到水面上的暗流。

垂拱殿上,紫袍加身的官员已经习惯不再过多议论,只是今日在其他一干官员奏禀完后,李枢相手持笏板走了出来。

“臣听闻那庆州经略安抚使章楶,擅自在环庆路周边安设屏障,又欲私筑城池,更是上书请朝廷增派军器匠人往庆州,臣以为现下边境安宁,章经略此举即有违军规又劳民伤财,实为不妥啊!”

李枢相此言一出,朝堂上的大多数人都低头不敢出大气。

都知道年轻的哲宗对边境之事一直有所图谋,章楶章经略的举动虽有愈矩之处,但也毕竟是为加固边防,追其罪责,应当不是官家所愿。

见半天无人开口,监察御史安常民便毅然走了出来,对哲宗禀到:

“边境之事本应是枢密和诸位首辅所以议之事,但是臣身为监察御史,有督促百官言行之职责,章经略此举虽是为边境安宁,但确实有违军规,且国朝自太祖皇帝始,就不对武将予以过多便宜行事之权。”说到此处,御史安常民顿了顿,提高声调又道:

“所以臣以为,于祖宗法理,应下旨申斥章经略所为;于边境民生,应驳回其筑边城、增军器的请求!”

哲宗脸上并无太多异常,想起前几日孟远所报夏悄悄陈兵的消息,便慢慢地道:

“据暗线所报,夏已经悄悄陈兵边境,而据宁清候所察,这陈兵地点正在章经略所驻的庆州及其周边营寨,章经略此举或事出有因,至于其筑城池与增军器所请,不知章相,你何如看待?”

哲宗将话递给了沉默已久的章惇。

听到官家并没有因自己是章楶的堂兄弟而有意避嫌,反而让自己发表言论,章惇心里想到:

此刻为了畅官家心中所想,为了堂兄章楶在边境的心血不功亏一篑,自己也顾不得许多了,便正色说到:

“国朝一直欲用礼乐教化夏人,可是自元昊称帝以来,他党项族人多次在我大宋边境抢掠杀戮,如今又欲陈兵庆州,其侵犯之心已昭然若揭。”

章惇看了看李枢相又说到:

“而我大宋在元祐年间已经多次放纵忍让,甚至还归还边境四座城池,欲换和平,如此已经助长其蔑视我大宋之心,所以臣以为,章经略此举实是为保我大宋边境百姓不再受欺凌,章经略所求亦应允准,以壮我边境军威,长我兵将士气!”

章惇这一番激昂的论断,让朝廷上一半官员都为之动容,孟远和梁陌等人先后附议。

而听到章惇刻意提起元祐四年宋庭应夏人请求,归还其四座城池的旧事,李枢相和邓璋等人知道,这章惇分明在故意隐射他们这些元祐大臣们的避战和无能!

李邓二人心中憋了一团闷火,无处发作,二人正想递眼色给御史安常民,让他替他们当庭辩论。

但是一惯沉默的哲宗却没有给他们机会,在安常民还在打腹稿的时候,哲宗就开口到:

“章相公所言极是,夏自永乐城之战后,淫威日长,着实不能再以教化对之,那朕就着宁清候孟远择日挑选能工巧匠,赶往庆州助章经略增军器,筑城池,具体事宜等下朝后,枢密和中书再细议。”

章惇和孟远等人领了旨意,哲宗也欲退朝,这时候邓璋走了出来,对着正欲起身的哲宗,小心地说到:

“官家,今日东京府尹奏报了一起孤女寻父的案件,此案颇有些不同寻常之处,需请官家斟酌。”

如此寻常的孤女寻父案件竟然还要拿到这商议朝政大事的垂拱殿上来说,听着便知这定不是普通的孤女,寻的也不是普通的父亲。

可是他邓璋偏偏又未等退朝后在文德殿单独奏请圣意,由此可见,这是有心将此事闹得满堂皆知,哲宗见状便只能又坐了回去,轻声问到:

“不知此案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