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八十五章 同僚众生相

第八十五章 同僚众生相(1 / 2)

 翰林清贵,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仕途顺畅,熬上几年,进侍讲、侍读,再进侍讲学士、侍读学士,最后入阁参赞机务。这是大多数阁臣进阶之路。

如果由翰林入詹事府,成为太子幕僚,太子登极,必重用旧人,升迁的速度就更快了。

当然,虽非翰林不能入阁,却不是所有翰林都能入阁,还得机缘巧合。

这不,王兴的同僚中就有几个饱学之士,堪称大才,却是一直在修国史,在王兴看来,如果没有机缘,这几个人,怕是要“将清贵进行到底了”。

比如,万历三十八年状元韩敬、万历四十一年一甲的状元周延儒、傍眼庄奇显、探花钱谦益。

熟知历史走向的王兴,对这几位的结局都非常了解。

周延儒作为明朝末代首辅,由于假传捷报,被崇祯皇帝赐死,崇祯皇帝评价其“机械欺蔽,比匿容私,滥用匪人,封疆已误”。在他被赐自尽两个月后,明朝灭亡,可以说,他算成了腐朽大明朝的殉葬品。

钱谦益倒是非常聪明,明亡后降清,被清庭授予礼部侍郎,后又投入到反清的事业中。

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是两件事,一是在他五十九岁时,迎娶了二十三岁的名妓柳如是;二是被雍正皇帝斥为“名教罪人”,死后还被清庭列入“贰臣传”。

为明所不耻,为清所不容,可以说,他的历史并不光彩。

庄奇显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忠孝之名,也是王兴最敬重的一位。

庄奇显19岁便乡试中举,考取第九名。26岁夺得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成为其家乡六位考取鼎甲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第二年,他奉慈圣太后遗诏往河间诸路宣读。三年任满,恰逢父亲去世,他便辞官回乡守丧。到家后,他走遍大小山麓,为父亲求一方理想的墓地而不得,以至身体大损。万历四十八年(1620,守丧期满回朝。

天启二年(1622)正月,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不久即因病去世。

临死前,庄奇显写了一首绝命词:“非求生,求见老母一日;非憾死,憾虚父母此生。求者空求,憾者永憾。不忠不孝,谁结吾局。”读之人人流泪。重病期间,恰闻征辽事败。庄奇显抚床扼腕恨自己不能“马革为殉,空毙牖下,不胜恨恨”。

庄奇显生性孝顺,居家以正己为要。与人交往襟怀坦荡,心如金石,只可惜去世太早,未及大用。

至于韩敬,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少天资颖异,其父目之为千里驹,以为非久居人下者。又好佛学,通释典,游学于莲池大师,曾随其放生于西湖莲胜社。

万历三十八年,侍郎王图主持会试,汤宾尹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曾受业汤宾尹。会试时,韩敬的试卷为其他考官所弃,汤宾尹越房搜得此卷,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后被东林党揭发导致万历三十九年京察汤宾尹被罢。

韩敬这个状元来的不是那么光彩,在其心理上有了阴影,又常常遭到嘲笑和讥讽,史上说他没有几年就辞官回乡了。

却不知是他脸皮变厚了,心理素质变强了,还是历史发生了变故,距他得中状元已经过去六年了,人家韩敬仍在翰林院修国史,还成了王兴的同僚。

……

有新同僚到来,大家无论心里怎么想的,面上自是非常热情。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