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海疆 > 第一百零三章 两舰归国

第一百零三章 两舰归国(2 / 2)

帕丁诺和阿莱姆,一个是普鲁士人,一个是英国人,日耳曼和盎格鲁撒克逊原本就是两个相互不屑的民族,林海疆原本以为他们能够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结果两个鼻孔朝天的家伙谁的面子也没给,都各自闷头搞自己的研究改进,除了双方偶尔会在克虏伯兄弟所成立的研究改进中心碰面之外,就连见面都是机会呲之以鼻。林海疆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来自五湖四海各国各民族的海盗都是一起配合,并且生活得十分融洽,偏偏搞科学研究的就相处不到一块去?

对此林海疆一点办法也没有,所谓搞科研的人都有点小脾气也是实属正常,林海疆也知道自己现在有急躁,毕竟尖炮的展离不开,业基础,只有落金和涂懈术的完善成熟,才能彻底推动火炮的更新换代。

对于之前自己所存在的展误区林海疆在火炮研究所的全体研究员会议上做出了检讨,林海疆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无法脱离实际基础,即便他有越时代的知识和理念,他也无法制造出越时代的先进武器。

如同前世他读过的穿越一样,主人公的人品好到了可以完全忽略工业基础制造能力,而他自己明显就是属于人品极端不好的,被人造个军舰都是小意思,而自己只想造个带有制退装置先进一些火炮都难于登天。

而那些被穿越者们视为法宝手榴弹和地雷,甚至连使用雷汞做火冒的压地雷都已经出现,被人运用到了实战当中了。通过与普鲁士的合作,林海疆把十八世纪掷弹兵所使用的火绳手雷改为了白鳞拉管的延时引信,几次而已!

不过一种十八世纪普鲁士军队使用的微型向炮给林海疆带来了灵感,这种鲁格夫向炮在林海疆眼中无疑就是迫击炮的原型啊。

林海疆记得榴弹炮和迫击炮这两种火炮就是直接由向炮演变而来的,既然不能在本质上提高武器的效用,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在创意上多动动脑筋那?

这也实属无奈之举,所以林海疆决定利用现有条件,制造一些简单可靠的武器,比如迫击炮,林海疆清楚,迫击炮的原理、工艺都非常简单,其的难点在于触碰妾引信,要知道即便到了后世解放战争初期,我军依然无法自行制造火炮引信,看起来不大的一个引信,其中的工艺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迫击炮多为滑膛,大多数迫击炮弹在膛内不旋转,并且膛压较低,因此引信变得尤其至关重要,林海疆把机械式引信的原理描述给了几名弹药研究人员。

可以说机械引信是林海疆在这个时代唯一能够制造出来的引信,这种引信通常由保护帽、击针、针刺雷管、传爆药等零部件组成。

在弹药射之后,当弹丸碰着目标时,引信保护帽先被压扁,击针的凸台被压断,击针即把雷管刺响,随后传爆药被引爆,传爆药产生的爆轰波即引爆弹丸装药。

出于迫击炮弹药的特殊性,其弹药的引信是一体化而并非分离结构,从安全的角度上,迫击炮弹引信的安全保险通常采用运输保险销加惯性后坐保险的简单形式,即火机构由保险销固定,击针的运动被限制住,由运输、跌落等引起的震动,均不足以触爆炸。

但是在情况多变极端复杂的战场上,谁也不敢保证下一分钟会有什么情况出现,根据后世一些经验教,林海疆总结了一些迫击炮容易生的机械效能问题,比如由于雨雪、风沙等恶劣天气,容易使刚出膛的迫弹在炮口爆炸,或是当迫击炮突然需要更换弹种或转移阵地,此时已经拔掉保险销的待炮弹的处理就非常麻烦危险,再者由于射药受潮等原因,炮弹出现初和射高不足,会导致突近射,或过顶近射的误炸等等。

可以说林海疆的这些提醒和完善,可以让研究人员少走不少弯路,同时更为主要的是他们设计出的武器和弹药的可靠性高,万一火炮、弹药质量没保证,敌人没打着,自己炮兵撂倒一大片。

在这个尚且无精度制导概念的时代,火炮的数量和质量甚至能够决定一场战役乃至战争的胜负。

不过雷管的研和后续的改进也让林海疆不得不耐起性子,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建起来的。

唯一让林海疆欣慰的是吴日员,这个虽然没读过机械理论来自国内青年,接受新事物的度快到令人震惊,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搞军械研究的天才,他的很多想法连帕丁诺和阿莱姆都大有毛瑟顿开的感觉。

林海疆特意给吴日昆批准了一笔专项经费,用于研究火炮制退装置和机械连枪,林海疆到不是指望吴日晨能够真的给自己造出惊喜的机枪,而是希望他的研究能够给帕丁诺和阿莱姆以启和灵感。

如同艺术创作一般,一件好的武器同样也是需要灵感的!不过林海疆还没意识到,他给吴日晨的所谓待遇已经在旧港的华工之中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就是一些华工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于一味的学习了,他们需要得到认可,希望能够有所突破和越。

身为南洋水师提督,林海疆开始频繁的忙碌于马尾、广州、旧港的三点多线之间,威远、来远、定远、镇远四舰已经开始形成战斗力,唯一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基层海军军官,旧港势力作为东南亚新近崛起的不明势力,慢慢的也进入了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法国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西班牙人对于旧港更多的则是警惕,而英国人和法国人则是进行评估,他们绝对不会坐视对自己产生影响的第三方势力是无忌惮的崛起,即便是掺杂了荷兰人势力或者是普鲁士人势力也不行。

四艘铁甲舰已然成为了林海疆的倚仗,现在的旧港炼钢厂正在对一种新型钢板进行反复攻坚,林海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对于结果他却没抱多大希望,因为林海疆记得,后世吼年,国内进口的油田专用斯太尔越野运输车因为没有配件供给的,只能整车进口,而后桥的减震钢板一旦出现损坏,就无法修理,当时集中全国的专家进行攻坚,对钢板的成分进行反复分析,淬火的周期时间、微妙的合金比例等等决定了一切,最后这种同类型的钢板在由上海宝钢研制成功,被用于轮式装甲车辆和军用越野载重车。

可以说研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反复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和精力,也需要一些运气!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