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上,由于努尔哈赤晚年在辽东实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奴隶制政策,汉人纷纷逃亡和暴动,生产凋敝,后金社会动荡不安。
当时是为了缓和民族和两种社会制度下的矛盾,皇太极执政伊始,便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
把原先努尔哈赤所推行的汉人每十三壮丁编为一庄,按满官品级分给为奴的政策,改为每备御止给壮丁八人、牛二头、以备使令,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用汉官管理,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成为后金政权下的个体农民。
安民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统治者的立国之本,基本国策。
大明朝的皇帝难道会不懂这个基本道理么?
但是上面说则无用,毕竟朝局一群贪官和无能之人昏聩和刁滑,国库空虚,地方行政职能其实已经全面瘫痪。
民生疾苦,暴乱不休,大明已经是有心,但是出手无力了。
天聪五年,皇太极颁布《离主条例》,其中规定“凡奴隶主犯有私行拓猎、擅杀人命、隐匿战利品、奸污属下妇女、冒功滥荐、压制申诉等罪,许奴仆告发,准其离主”。
这一条例,一边限制了满洲贵族的某些特权,有利于奴仆争取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另一面释放了被钳制的地方民众自由,有了安定的土地使用权和人权,民生得以维系生机,也事实安定了民心。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皇太极注意体恤民力,凡有妨农务的工程,一律不复兴筑,使百姓能“专勤南亩,以重本务”。
当时很多朝代的皇帝,自建国登基之初,到王朝灭亡,一直都在动用民力,修建宫殿和陵寝,行宫和别苑、林园。
他们以为这是一个君王的应该,和事实应有去享受的权利。
至少在这种体恤民力的基础上,皇太极是做到了很多帝皇意识不到的一些东西。
所以建国大清此后,皇太极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皇太极此刻认为要战胜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才可以利用他们的力量,共同对付明朝。
于是才有天聪元年一月,皇太极不宣而战,命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三万大军入侵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都和约》。
对蒙古,皇太极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
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势力大衰。
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出痘病死。
九年初,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一万人渡黄河西进,至托里图,俘获了林丹汗子额哲及其部众一千余户,统一了漠南蒙古。
当时系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皇太极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
事实历史到了大清的此刻,一个强大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已经规模初具。
大明王朝只要去推一把,它势必残壁烂瓦就会土崩瓦解
《清史稿》评价皇太极: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
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
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
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
其实他们过多的对一个开国的皇帝歌功颂德,其实不是当时的民心所向,即使十个皇太极,他都不敢寇犯大明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