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偃曾经听说过许多关于惠施与庄周的故事,不由得啼笑皆非,暗道这二人真是一对好基友!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和惠施无疑是一对超级cp。
他们都是卓有成就的哲学家,都爱好高谈阔论,却偏偏立场相对!庄子更像一个艺术哲学家,惠施更像一个逻辑哲学家。
正所谓棋逢手,使他们动不动就要辩论一番。
因此,江湖中流传着很多他们“相亲相爱”的故事。
日常的画面是这样:
惠施:魏王给我送了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可是这种葫芦什么都做不了,就像你的学说,最没用了。
庄子:那是你不会用,别bb。
惠施:……
惠施:我有一颗大树,白送都没人要,就像你的学说,大而无当,最是没用。
庄子:我拿这棵树来乘凉不行吗?
惠施:……
每次都想呛庄子,却每次反被庄子呛,惠施的内心是崩溃的。
于是他发愤图强,在梧桐树下苦练辩论之术。
后来惠施不但成为了一个著名哲学家,还做上了魏国的宰相。功力大进又急于找回场子的惠施找到了庄子。
他们一起去河边玩。
庄子兴致很高,看见一群鱼游来游去,便随口说:“鱼儿出游从容,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一听,就知道自己翻盘的机会来了:“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一听,有杀机啊,便马上顺着这句话回了一句:“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穷追不舍:“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显而易见的。”
庄子:“慢着!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时候,就说明你知道了我的意思才问我,那么我在桥上自然也能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
这就是著名的“濠梁之辩”。
鱼快不快乐不知道,但是他们两个估计快乐不了。
惠施嘀咕,庄子是流氓啊,尼玛又输了。
庄子暗想,这货真的很扫兴啊。
试想,当你看见一群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你觉得很美,
于是告诉了你的朋友。
你朋友看了之后,却说:“这鱼一定很好吃。”
这时你说,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听而不闻、呵呵一笑,那你绝对是个有素质的人。
如果你接着马上和朋友讨论起怎么吃的问题,那你们一定是真爱。
但很多人肯定要在“好吃”这个点上做文章:
“这里的鱼一定不好吃,巴拉巴拉。”
“这种鱼我可不吃。”
既然让我扫兴,那我也要让你扫兴。
这是一种“友好的报复”,常见于关系较好的朋友。
如果关系不好,是绝对不会到争执这一环节的,一个词就解决问题了。
所以尽管庄子和惠施经常争辩,却仍然是一对好基友。
正如同“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他们只是通过这样的争论表达自己的爱意。不过这种观察力和欣赏力都不在一个维度的情况,真的好尴尬有木有。
本来你叫朋友来看鱼,是想分享你的喜悦,可是……朋友却是来抬杠的!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但更多时候,当你在表达你的认识时,总是有人会理性而“礼貌”地指出并加以改正。
如果你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对的,一句是错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肯定会指出错误的那句话,而非正确的话。
这看起来很正常,因为很常见。但在潜意识中,人们往往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并期望自己说出对的见解。正因为如此,故而纠正别人的错误所产生的快感是加倍的。
所以人们才对别人的错误那么喜闻乐见。
哪怕他们明知你话语的重点并不在此,他们也一定要加以点明。
因为,这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啊!
这种行为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