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清潮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大沽筹建北洋水师,拥有各类舰船25艘。为使日益庞大的北洋海军的舰船能够就近修理,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同意,在大沽海神庙周围建起一座船坞,命名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也称海神庙船坞。
它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中国第三所近代造船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船舶修建厂和重要的军火基地。大沽船坞占地110亩,最初厂房设备十分简陋,仅有席棚三座,活动机房八部。后来从国外购进一些设备,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15年,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而且建立了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坞。这时的大沽船坞不仅修船而且可以自己造船,12-1890年间,大沽船坞共造乾雷艇、挖泥船等15艘。
从14年起,大沽船坞还承修海防工程。如修理大沽海口各营雷电炮械及电灯,承造炮台炮洞、铁门等。1891年,大沽船坞除修船外还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实际上又成了一座军火工厂。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大沽船坞被俄国霸占,正在坞中维修的四艘鱼雷艇也被列强掠走,沙俄对船坞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后经过清政府多次交涉,1902年沙俄才将大沽船坞交还中国。
1913年,大沽船坞划归北洋政府的海军部管辖,改名为“海军部大沽造船所”。在这附近还有很多私人的小造船厂,当地人把这一片统称为大沽船坞,三人这次来的就是一家小的私人船厂。
三人来到这家船坞,既无招牌也无标识,不知道的根本看不出是船坞,门口有一人等着,见了三人打个招呼,就拐弯抹角把三人领到一个船坞。
坞中停了一艘船,柳叶状,长约七八米,船中间最宽处四米左右,中间五间船舱,船舱之间有门相同,关了门就成了独立的空间,舱内有矮桌矮凳床榻之物等等。船尾有一个大橹,橹是船舶的一种推进工具,它是在舵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舵桨加长后操作方式从“划”演变为鱼尾式的“摇”,就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橹”。传说鲁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橹。
橹的外形有点像桨,但是比较大,一般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檐上,入水一端的剖面呈弓形,另一端则系在船上。用手摇动橹檐绳,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摆动时,船跟水接触的前后部分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就像鱼儿摆尾前进。古人有“一橹三桨”的说法,认为橹的效率可以达到桨的三倍,因为从桨到橹的变化,事实上就是从间歇划水变成连续划水,提高了效率。
老船头在船上仔细看那橹、锚、桨等等细节之处,李胜敲敲这,摸摸那,忍不住问老船头:“这是什么木头呀?”
老船头平时不善言辞,聊起这水上的物事却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最早造船都是龙骨肋骨用椴木,船壳用泡桐木条、榉木、胡桃木、金丝柚木、柚木,甲板要用白胡桃木、红胡桃木、黄檀木,桅杆用桦木、松木、樱桃木、金丝柚木,其余的小件都是柚木、红木……后来造船用到的木材种类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并根据木材不同的特点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咱们这边还是杉木居多,这艘船主要就是杉木,还有另一种木头,合起来叫做鬼杉,这是一艘鬼杉船。”
程欢来了兴趣,也凑上来听,老船头说完,程欢转头看了眼那船坞的人,那人微微点头,可见老船头所言非虚,程欢就问:“老船头,那是什么木头呀,叫这么吓人的名字。”
老船头憨憨一笑:“其实就是槐树,这船上还用了槐木。”
民间一般讲的四大招鬼树是指桑,槐,杨,柳。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院内不栽鬼拍手。“桑”和“丧”同音,宅前栽桑,迷信的说法叫“丧事在前”。“柳”和“溜”谐音,宅后栽柳,财气就会从后面溜走。还有种说法是:柳不结籽,若房后栽柳则没后代。杨树遇风,叶子哗哗啦啦响,俗称“鬼拍手”。屋后不栽槐。槐,木鬼也。槐树也是最出名的鬼树,中国古代传说中经常有槐树,像七仙女中的老槐树,还有南柯一梦中的大槐安国就是槐树下一个蚂蚁洞……
程欢笑笑说:“老船头,你也学会故弄玄虚了,其实只因为槐字里有个鬼字,人们就附会成槐树是鬼树,这世间哪有什么鬼?”
老船头正色道:“程姑娘,有些事是说不清的,我当年就曾经碰到过一件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