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我的大明朝 > 第二十七章:赵钱孙李的见闻 1

第二十七章:赵钱孙李的见闻 1(1 / 2)

 乾清宫

马士英正坐在一间偏室内,向崇祯汇报着工作:

“陛下,这个名为报纸的东西臣已经按照陛下吩咐,设立了报社,京师已经开始运行,其余诸省也已经在建立之中,不过现在驿站已经能够将京师的报纸送到全国各地,现在一律采取农村免费,城镇一文钱的价格进行展开,而且对于缺少识字之人的地方,宣教士也会带着报纸前往讲解,并同时在当地寻找一二灵敏孩童教学,臣估计最不过不过三个月,我大明的报纸就能让全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能日日识看!”

崇祯在搞报纸,并且是属于与新军同一时期的产物,只不过之前比较偏向于新军内部,现在正式建立了宣传部,崇祯是绝对不会再把舆论阵地交到东林手中。

鼓励的表扬了两句,马士英便离开了乾清宫,温体仁则被召见了进来:

“温爱卿,眼下国库共有多少银钱?”

“回禀陛下,国库因为阉党案和灾民案的缘由,在去年税收的基础上又共得二百一十万两,六营新军前前后后共花费六十万两,眼下联通税收,国库还有一百四十万两,去掉准备赈济陕西、山东两省灾民的款项和补发河南灾民的款项,还剩七十万两。”

崇祯一听自己手上能用的钱只有七十万两,心底有些无奈,想了想说道:

“这七十万两朕打算再拿五十万两来编练五营新军,剩下的二十万两拿十万两来借贷佃户!”

温体仁一听,补充道:

“陛下,以臣估算,十万两恐怕不够,天下佃户预计应有两三百万人,每人一钱也需二三十万两,这样算来恐怕…”

崇祯却摆摆手:

“无妨,若是钱财不够,可由当地政府给那些豪门地主打欠条,等明年财政改革完成后再行偿还!”

崇祯打欠条这个事情并非异想天开,实际上中国古人是很有经济头脑的,张居正执行一条鞭法时期就经常这么干,所以温体仁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就点头称是,然后好奇的问道:

“那不知陛下,还有的十万钱是留作预备吗?”

崇祯却摇摇头:

“不,剩下的十万钱朕要全部投入海贸,由官家成立一个商号,购买海船,专跑对日贸易,朕听说日本盛产铜矿,而日后制炮少不了铜,高质量铜钱也需铜,国内各行各业对铜的需求也颇大,所以由我们官家出面贩铜到国内,一可解决国内缺铜的问题,二可增加国库收入。”

崇祯敢这么做,是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今年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大事了,满清要等到明年才会入关,而国内高迎祥的闯军也已经派了卢象升李自成去对付,虽然国家尚未完全安定,但这并不妨碍崇祯搞些挣钱的活计。

十万两银子砸下去,崇祯不相信这样的一只船队会给自己带不回十倍于投入的收入!

温体仁只好应答下来,对于现在国库的支出,崇祯放心的很,锦衣卫西事厅的番子现在正如闻着腥的猫,满天下的找贪官,他们本来就手段了得,不管官员如何的隐晦,总是会被抓到,到时候他们不仅要把自己贪污的吐出来。连同自己的家产也要全部吐出来。

解决完宣传和国库花费的事情,崇祯终于略有闲暇,一面处理奏折一面关注新的五营新军训练,倒也过得比较自在,而种种新政实行的风波,却已经如狂风烈火一般吹向了整个国内。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