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苟变拜将(2 / 2)

魏国的武卒就是募兵制,国家给予士兵一切的需求,同时也要求武卒要保持足够的战斗力。这也是募兵制的雏形,作为常设军队存在的典范。而南方的楚国是仆从制最典型的国家,国君准备发动战争的时候,各地的封君按照封地的人口和大小,组建私军,跟随国君出征。

这也是为什么楚队人数庞大,但从来战斗力不显着的原因之一。

军队来源于各地,战斗力良莠不齐,武器军备也是五花八门,就连士兵之间说话的口音多变,都有时候会让自己人怀疑,是否深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尤其在军械方面,楚国是一支被人嘲笑的存在。因为远离北方,造成战马采购一直被齐国等国家限制,楚国境内战马严重不足。

可是楚国的军队征召制度是八百户出一辆车,没有战马的车总不能让人来拉吧?

最后无奈的楚国封君们只能用牛车来充数,这也是无奈之举。只要军队之中战车大半是牛车的,不用说,肯定是楚人。其实牛车也不差,牛的力气要比马大很多。而且楚国出产的水牛个体很大脾气很不好,破坏力甚至要超过马车。但牛车和马车并行的时候就出问题了,牛蹄子甩不开,变成了一个让楚国贵族们尴尬不已的场面。

卫国的军队采用三军,是因为卫国曾经是大国。而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是源于周公时期就制定下的制度。

一军,五师;一师,五旅,每旅500人,一师总人数在2500人左右。

南丰能够统领卫国北方的一军,主要还是因为他是戚邑的封君,军队大部分的补给都是从他的封地送出去的。加上南氏在戚邑统辖的区域颇大,自然私军的规模也不小。一旦战事起来,他能够指挥超过两万人规模的军队。

但是南氏作战有一个误区,就知道守城。赵军来了,南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人口,财富,粮食集中到大城之中。然后等待魏国爸爸出兵帮忙。

这也是为什么南卓不得不要去巴结魏国顶级贵族的原因,甚至不惜在魏国储君还没有确定的时候,下重注投靠公子罃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南丰虽然作为一军主将,但他真没有和赵军真正交战的经验和胆量。此时此刻,逃是逃不掉了,偷偷撇了一眼公叔旦,这老家伙故意别过脸去不搭理他。南丰顿时有种坐蜡的无奈,硬着头皮对卫公恳请道:“君上,臣弟无能,恐难当此任。”

卫公也知道结果如此,此战,南氏恐怕是最不会妥协的一个家族。卫公倒是不担心南卓临阵倒戈,投降赵国。因为对南氏来说,投降赵国是一个最糟糕的局面,就像是与虎谋皮一样,赵国这等穷鬼,恐怕会将南氏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这样的结果恐怕让南氏无法接受,就算是投降,南氏也肯定会投降魏国。至少还能保住封地和家族的财富。

“南卓这孩子寡人是很看好的,他也不成?”在卫公看来,这次赵国进犯卫国是有利的,因为他们知道了赵国的阴谋。

只要等待魏国去挫败对方的阴谋即可。

要是别的事,尤其是长脸的好事,南丰肯定不推辞。可让南卓为将,他也和儿子商量过,但是南卓的话让他顿时凉了半截。只要颓丧道:“家学五经六艺,无一不缺,唯独少了兵主之谋。”

公叔旦突然很想笑,都这个节骨眼了,南卓还是死要面子瞎逞强,什么五经六艺,都是虚的。唯一打脸的就是,不敢带兵。

南卓觉得主将可以在城里坐镇,安全性很高。也是被架在火上没有了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君上,臣虽不才,但上军主将之位退让,恐后继者不能服众。为今之计,唯独缺少联系大河沿线,以及赵卫边境六个城邑的将领。统帅给地城中士卒和赵军斡旋,以待良机。”

说到这里,南丰很没底气的看了一眼公叔旦,开口道:“大司空子朋,年少有成,家学渊源,文武双全……此乃国之栋梁,还请君上征辟为中大夫,统领边城城守军。”

一开始,公叔旦还挺得意,终于听到炫子狂魔夸耀他儿子了,可听到后来脸色巨变,气地手指南丰直哆嗦。

这家伙心肠太歹毒了,想着拉自己的儿子当炮灰,他恨不得和南丰拼命。

大司徒子南靳一直没有开口,公叔旦也是当局者迷,他哪里知道南丰的真正心思,估计南丰也没想过要拉着公叔旦的儿子去送死的打算。只不过他想要拉上公叔旦这个大司马府的长官一起帮他防御罢了。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想着大司马府的人才,在公叔朋去前线之后,一股脑的都送到戚邑去,好让他有人可用。

可这样做的话,卫国内部的帝丘就空虚了。连带着防御郑国的下军都要被连累。

这是卫国朝堂上下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还真别说,卫国虽然怂包的一逼,但卫国的下军的战斗力真不错。卫国唯一敢和对方交战的国家是郑国。别看郑国很牛逼,就算是分裂之后,还能接连打的韩侯满地找牙。可卫国就是不虚郑国。说起来也怪了,卫国虽然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大败过郑国,可郑国也没有沾过一边倒的便宜。

下军的战斗力也是这样被历练了出来。

但就算是不懂军事的子南靳恐怕也不看好下军北上抗击赵军的结果。再说了,万一大败,甚至被赵国歼灭了呢?

下军在,上军就算是没有了。由中军和下军还能组建起来一支成规模的军队,不敢说打败赵军吧,至少守城还能坚持一段很长的日子。可万一要是下军都没了,卫国距离灭国也就不远了。

子南靳开口道:“下军不能动。”

“对,绝对不能动。”公叔旦信誓旦旦的说道:“下军是用来防范郑国的,一旦动了下军,边境空虚,会让郑人……”说到这里,他也傻眼了,好像郑国真没有攻击卫国的底气了,国都阳翟都被围了好几个月,还怎么来欺负卫国?

“要防范韩侯的得寸进尺。”公叔旦改口道。

卫公真不想主持这样的会议,太伤脑细胞了,尤其不满于公叔旦的胡搅蛮缠。于是没好气地质问:“下军不能动,中军要拱卫国都,那么公叔旦何人为将?带兵几何?”

公叔旦想了想,想起刚才好像有人说过苟变,没错,就他了。开口道:“我看苟变行。”

卫公姬颓气地差点暴起一脚踹死公叔旦,这混蛋玩意,当初反对的最激烈,如今倒好,想起苟变是个人才了?当然,姬颓也看苟变不顺眼,这就不提了。

可让他纳闷的是,南丰再沉吟之后,也开口道:“就卓儿带来的消息,苟变能够临时夺兵权,还能让赵军有所忌惮。虽说最后功亏一篑,但其错不在与他。可以为上军之战将。”

子南靳也承认,卫国境内似乎没有比苟变更适合的人选了,毕竟是子蒙的学生。而且自从昭公继承人在齐国病故,子蒙也算是洗白了,再也没有造反的理由了,看在子思的面子上,还有庞大的子氏家族,卫国也不会在和子蒙计较。特赦之下,子蒙已经摆脱了逆贼的身份,重新回归到了子氏家族之中,要不是子蒙病重,拜将子蒙操作起来也不难。于是也赞同道:“苟变行。”

唯独子思很气愤,也很无奈。苟变真的行吗?

当年要不是你们一个个的都背后下套子,会有如今这么多事?

可是临战拜将,问题是苟变失去了在军队中成长的时机,一跃成为外军主将,能成吗?

卫公也没有好的人选,随即应允道:“好吧,就让他试试吧!”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