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湖之内,风雨欲来。
静谧而安详的心湖早已经随着莱纳的发现而变得动荡不安,这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此时因为厚重的阴云而变得昏暗起来,阴云遮蔽了天空,也遮蔽了太阳。
雷电在云层中酝酿,深紫的电光宛若长蛇,蜿蜒曲折,向着无尽远处延伸。
莱纳伫立于断崖之上,他明白,如果说相对论的提出,解释了时间与空间,为他们身处的世界定义出了界限,那么质能方程,便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质量与能量本就是一体,质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物质由能量转化而来,又最终会消散成能量。
新生寂灭,轮回不止。
莱纳不禁遥想宇宙的起始点,在那最初的最初,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纯粹而汇集的能量经过一次巨大的爆炸,最终冷却,沉淀出了这千奇百怪的世界,还是一个已然死寂的宇宙,收缩凝结,成为了纯粹的能量。
能量转化为物质,物质又转化为能量,这看似多此一举的变化之中,整个世界被孕育出来。
莱纳微微颔首,看向远方。
天空中,雷霆万钧,每一道闪电中蕴含的能量都澎湃而骇人,足以点亮万家灯火。
大海中,潮起潮落,每一次潮涌都是千万吨的海水磅礴流转,孕育了无数的生灵。
莱纳突然有些感伤。
因为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递到低温物体而会反转,这种说法也可以简单表述为,孤立系统的熵永远不会减少。
熵是布拉格斯阁下提出的一种概念,表示的是物体的混乱无序程度,因为在研究魔法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怎样的法术,都必然会包含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虽然可以通过人为因素降至最低,却不能完全消除。
接着,他从研究中发现了,在热运动中有同样类似的现象,总有部分热量是无法运用起来的,布拉格斯阁下认为这可能是某种系统内的固有属性,便将其定义为熵。
之后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如果没有外界的影响,封闭系统中的熵永远不会减少,就像一杯热水,倘若单纯放置在封闭的环境里,它只会慢慢变凉,而由热变凉的过程,便是熵增加的过程。
莱纳之所以想到这个理论,是因为这与能量和质量的关系颇有几分类似。
高纯度的能量对比杂乱无章的物质,显然要更加有序,而倘若没有最初的那一枚中子,核裂变也不会自发产生,也就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与能量转化。
换句话来说,宇宙的发展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活泼涌动的能量,逐渐冷却转化为物质的过程,当时间流逝,人们可用的能量会越来越少,而宇宙中的熵则会越来越多,最终,万物死寂,不再有生命诞生。
这是宇宙的终点。
莱纳想到了这些,他有些退却,但很快,他又继续向前。
即便宇宙终将冷寂,但既然上个纪元能够留下一份记忆,那么莱纳或许也能做到,为此,他需要更加接近真理。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更加接近真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