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天气非常炎热,已经是连续三天没下雨了。之前宁声涛他们到二舅家来,第三天就下了大雨,接着就是三天艳阳高照。温度直接达到了这个城市1989年的最高温度,接近了36度。二舅终于通过关系让几个孩子一起到市体育馆里去训练去玩耍。宁声涛第一次进正规的体育场馆,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宁声涛听二舅与二舅妈鲁玉谈过,似乎二舅办了个停薪留职在外面做了些小生意,不过似乎二舅很想开一家民营的体育馆,可以通过收费让人训练,或者开放出来让人民休闲娱乐。不过投资上有不小的困难,二舅在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资伙伴。二舅妈是市三医院的外科护士,她也觉得工作太累,很想自己出来开一家药店或者诊所。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了十年,内陆地区似乎也开始思想大解放,很多有固定工作的国企工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都在思量着走出体制,自主创业。这个时候一批改革初从农村走出来,或者没能在单位里立足的人已经开始成为“万元户”,通过诚实的不城市的合法的不合法的勤劳的偷奸耍滑的劳动赚取了第一桶金,成为未来草根富豪阶层的基础。
就连宁声涛的父母都曾经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入股2000元去参加了熟人的贩烟,只可惜后来被查,烟被扣住,辛辛苦苦存的钱打了水漂,从此再也不敢走进商海,再谈投资了。也就是这件事,使得宁声涛今后的人生选择中,多了一层“毫无理由”的桎梏,以至于直到他三十多岁了,才偷偷买了一支基金,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投资,而他本身却是大学经济专业本科毕业。
宁声涛在二舅那里确实实现了第一个目标——接近陈善丰与他朋友。至于第二个目标——影响并督促陈善丰改变性格和思维,则似乎是一个难于登天的目标了。
能接近陈善丰,让他把不客气的“小眼镜”的绰号改成“眼镜表叔”,其实得益于陈善丰不爱做暑假生活,不爱做老师放假的时候布置的假期作业。
一般来说,暑假作业比较多,一是因为它比寒假时间长得多,二是因为它不像寒假包含了重要的春节在内,三是暑假之后是新的学年寒假之后还在同一学年之中不存在升学升级问题。
宁声涛的暑假作业对他来说,简直不成问题,放假第一周时间里就把除了周记以外的所有作业都做完了。周记是语文老师布置的每周写一篇,所以宁声涛不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写完,必须要每周选择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故事来写,必须要发生了事情,时间过去了,才能完成。年涵娇在到大姨家之前的要求就是先把假期作业做完,宁声涛父母才会同意带她一起,因此,年涵娇也没有作业了。陈善丰的假期作业几乎没怎么动,据四嫂说,不到开学他根本不着急,没有大人逼迫他,他根本不碰,逼急了,他就要把暑假生活给撕掉。
二舅得到四嫂的指令中就有让宁声涛辅导陈善丰完成暑期作业的要求。
宁声涛最初是辅导,由陈善丰自己做,后来实在不行,就变成了宁声涛帮着一起做。对于陈善丰来说,这个“小眼镜表叔”比较耿直,帮自己做作业,于是算把宁声涛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绰号也改变了。
王雅兰的作业基本和年涵娇的差不多,都是小学一年级的作业,可王雅兰做起来也非常费神费力,哈欠连天。宁声涛简直都服气了,这个王雅兰就是女版的陈善丰,而陈善丰就是男版的王雅兰。在年涵娇的帮助下,王雅兰艰苦的做着自己的暑假作业。有时候年涵娇都懒得去搭理王雅兰,于是宁声涛是又要辅导陈善丰作业,又要辅导王雅兰作业,还要辅导王渠复习小学数学。这些事情对于宁声涛来说,困难也不是太大,只是搞得他自己都没太多时间看书了。
三个孩子中,还算王渠这个文静的小姐姐比较听话,比较认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王雅兰尝尝都把宁声涛气笑了。
一次,年涵娇辅导王雅兰写一篇小文章,结果年涵娇无论怎么启发王雅兰就是想不出,也就写不了一个字,只好由宁声涛出马。
光是分数,无法体现宁声涛的能力,他的作文有时候还会被子弟校的语文教师拿到初中,甚至高中去读给学生们听。比如他著名的几篇文章《我的家乡》、《爸爸是个书呆子》、《鸳鸯鸭》、《书》、《大海》等。其中,《我的家乡》这篇500来字的作文明显超过了小学四年级的作文要求,从散文的文体来说,简直比许多中学生都写的好。一个叫做冯敏的高二语文老师忍不住把这篇散文带到了高二学生面前,并且还用其中的三段做了一周的黑板报。这是宁声涛的文字第一次从钢笔字变成了其他文字。后来,这篇散文又被语文老师推荐到市里的一家教辅报社《语文课堂》去发表。另一篇记叙文《大海》也在日报上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