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宋世祖 > 第一百零四章 赵十三又立功了?

第一百零四章 赵十三又立功了?(2 / 2)

“这这是擅开边衅!”年纪大的文人和那位刚才慷慨激昂,怒斥赵似的年轻文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打败仗了,叫擅开边衅;打赢了,叫开疆扩土,不世之功。”另一位文人冷静地说道。

屋里又陷入到一片寂静之中。

在白矾楼同样看到报纸的,还有王诜、李公麟、赵佶等人。

好友苏轼、黄庭坚即将回开封城,改任崇文馆馆职。虽然没有明旨,但实际上党锢已经解禁,他俩想商议一下,该如何接风洗尘,好好庆祝一番。

两人盯上了赵佶,想让他全程“赞助”。于是借着赏闻桂香的由头,拉着赵佶来了白矾楼。

赵佶对这种文会盛事,是最热衷不过的。听完后满口答应,还主动提出,除了包下白矾楼主办接风宴之外,还要在金明池主办一场文会,一起诵读研讨东坡先生、豫章先生离京这些年,写的画的佳作。

正在其乐融融时,突然听到报童在门外嚷了这么一嗓子。不知是吓的还是急的,赵佶脸色先是通红,随即惨白。

他的第一反应是跳着脚问道:“十三哥胆大妄为,居然敢擅启兵事?”

李公麟跟在后面咋咋呼呼地叫道:“肯定是这样!这可是大罪啊!矫旨欺上的大罪!”

王诜要冷静许多,摇摇头说道:“十三哥再胆大妄为,也不敢擅启兵事。再说了,就算他鬼迷心窍,陕西还有章质夫,还有几位边路经略安抚使,不可能都跟着他一起胡闹。肯定是请旨了。应该是以军机密要为由,没有公布于世。”

太有道理了!赵佶和李公麟都冷静下来了。

只是赵佶的脸色上还有些不甘。

不过再不甘,赵佶也暂时放下了。

你赵十三在西北立下擎天大功又如何?皇兄屁股底下的那张座位,现在归皇宫那个还不满月的婴儿。

如果他能健康长大的话。

攻克邈川、宗哥两城的消息,让开封城喧闹一时,众人都在议论纷纷。

但是城中最清楚内幕的人,可能当属宰相章惇。

中书侍郎李清臣也清楚这点,下了朝,他就急急忙忙地跑来找章惇。

“简王这是在干什么?”李清臣气急败坏地问道。

“开疆拓土,绍先帝遗志,全官家雄心。”章惇当即答道。

“老夫看枢密院的细报,简王调集了熙宁、秦凤路三万精兵,出兰州京玉关,沿湟水河谷西进。加上其它各处掩护策应调集的兵马,总数在十万左右。粮草从何出?犒赏抚恤从何出?”

听着李清臣步步逼问,章惇显得天高云淡,捋着胡须答道:“李相,你问的这些,简王殿下早就想周全了。”

“张雍、王究、范思三人的走私大案,被陕西扣押的粮食有四十三万石,足够支应。不要说十万兵马,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两三月内,都不愁粮草。”

李清臣脸色微微一变,“这些粮草”

“退还各家?这些都是通敌资敌的罪证赃物,当然是没入国库。官家旨意,叫陕西都转运蒋之奇统一调拨,充为军用。”

“那犒赏钱饷呢?那些刺配军,开拔动兵之前,不是都要看到黄灿灿的钱饷才肯动身出力吗?”李清臣愣了一下,继续追问。

“简王出面做了担保,确保钱饷一分不少地会发到将士们手里。沿边五路各军也都信,全部听令开拔,进入到指定位置。”

“呵呵,他简王这么大脸面?国库窘困,章相你又不是不知道。哪里有那么多钱财?到时候发不出来,简王拿什么安抚数十万鼓噪闹事的军汉?”

见李清臣只是冷笑追问,完全听不出自己话里的深意,章惇忍不住轻叹了一声。

李邦直啊,我看你是被偏见和傲慢遮住了眼,迷昏了头!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