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宋世祖 > 第二百零三章 厚生

第二百零三章 厚生(2 / 2)

“人口增多,土地变大。”

“耕种的工具更好了,用的种子也好了。沟渠水利也修得更多了。”

赵似笑着说道:“朱藏一说的,有点挨上边了。是生产力提高了。”

“生产力?”

又是新名词。

“就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赵似简单地说明道。“以前用刀耕木犁,现在用牛耕铁犁。这就是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为什么在不断提高呢?就是人对美好生活的欲望。”

“人总是希望吃饱穿暖,所以想尽一切办法种地织布。在满足这些条件后,又想吃得好,穿得好,住得舒适,于是人们又开始养蚕抽丝、架桥铺路、修建阁楼正是这种欲望,推动着生产力在一步步向前。”

李纲三人不由地点头,可是用心一琢磨,发现有些不对劲。

“赵官人,你说的生产力,跟此前我们讨论的公共支出有什么关联吗?”

“关系很大啊。因为公共支出,不仅包括厚生福祉,还有更重要的职责,提高生产力,增加亩产,促进工商”

听了赵似的话,三人有些迷糊了。

“赵官人,公共支出还有这功用?不知如此实现?”

“其实很简单,比如用赋税去架桥铺路,疏通河道。转运变得快捷便利,货殖贩运也变得有利可图,商贾更愿意把天南地北的货品,运到各地去贩卖。”

“用赋税去组建格物院,提高农种蚕织技术,让亩产更多,让丝绸更精美。种植棉花,开设工厂,纺纱织布。修建海船,出海通商,聚四海之财以养中华”

“赋税的公共支出,可以作为第一笔投资,启动这些工商实业,然后它们产出盈利,再投入,从而源源不断,形成一个不断创新盈利的循环。”

听到这里,朱胜非似懂非懂地说道,“赵官人,你的意思是以赋税养税源,从而获得更多的新赋税。”

赵似一拍手道:“对,就是这个道理。”

他都有些无语了。

自己的脑海还是带有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很多想法想让现在的人明白,想用他们现在的语词说清楚,还真是有些衔接不上。

不过还好。新招录的这些秘书郎,都足够牛,居然从自己如此生僻枯燥的讲述中,很快体会到精髓,一句话就点得明明白白。

我叭叭说了一大通,还不如人家短短的一句话:“以税养税源!”

我以后再也不自视甚高了!

李纲三人忍不住讨论起来。

明朝霞看着三人的样子,悄悄拉了拉赵似,低声问道:“十三郎,你下诏追赠范文正公为魏王;王荆公进谥号文成,追赠豫章郡王,一同配享太庙,是不是分化瓦解这些读书人?”

“对的。”赵似看了看在一旁讨论得越发激烈的三人,低声答道:“我追赠王荆公,加谥号,是安抚新党,让他们吃颗定心丸。范文正公寒门出身,立功立德立言,在旧党以及普通学子中声誉极高。我追赠加谥他老人家,就是要拉住学子儒生里为数不少的中立派。”

明朝霞眼睛一亮,“那太学诸多学子闹事,不是问题?”

“正好给了我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太学,在我的教育革新计划里,有些鸡肋。不如趁着这次机会,把它拿掉。”

“十三郎,听说太学里还有五六百名太学生。”明朝霞有些担心,“他们要是闹将起来,恐怕不好收场。”chaptererror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