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 第四十一章 庙堂上的皮球

第四十一章 庙堂上的皮球(2 / 2)

李斯尬笑了一下,进入正题道:

“老臣非是恭维大王,历来的君王,都崇尚愚民可制,普遍实施弱民政策。”

“老臣先前奉行的法家治国理论,包括《商君书》一直认为,‘民弱则国强,有道治国,志在弱民’,强调‘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也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识字教育,一直局限在贵族和士族行列,从来不曾向黔首和平民普及,为的是稳固君王的统治。”

“而如今,大王反其道而行之,令臣等普及学室教育之策。”

“刚接到王令时,老臣确实百思不得其解,难以体会大王的初衷。”

“经过这一个月来的实践,老臣及属下们,渐渐领悟到大王的高瞻远瞩。”

“表面上,大王与始皇帝遵循的法家之理相悖,历代明君不敢为,实际上,仔细思量,不仅是我王为政的自信表现,更是富国强民的多赢之举。”

“若此举普及下去,用不了十载,识字之人遍及全国,智慧之士必然车载斗量,到那时,仅一郡之地的人材,就胜过六国之数,何患大王无人可用,无将可驱呢?”

李斯的此番话,虽在阐明赢高普及教育的道理,但实际上,还是变相在拍马屁。

赢高再次制止道:“资政大人,寡人问你进展如何?”

李斯这才道:“遵我王旨意,老臣已通令各郡县,将学室教育,普及到黔首平民,不论身份,不分贵贱,均可入学。”

“学室为‘官学’,馆舍建设和学师,由官府负责,全部弟子均免费入学。师资不足的地方,由吏员兼任,不得耽误授学。”

“官学之外,鼓励提倡兴办私学,除邪家匪盗之计外,不再限制所教授的学问,百家之术,皆可传授。”

“此举,引起关中各郡县的强烈反响,其轰动程度,不亚于新王登基,胜过授田和解放奴隶,民心所向,皆指大王矣。”

说罢,李斯站在阶下,洋洋自得,仿佛是他自己的功德一般。

赢高又问道:“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吗?”

说到此,李斯才面露难色道:

“各郡县普遍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经费。”

“目前馆舍皆在衙署,因就学人数暴增,很多地方,都不得不在室外进行。需要多建一些馆舍,多雇佣一些识字之师。”

赢高见李斯将难题抛给自己,遂问丞相道:

“府库中,可有此项专资?”

丞相子婴上前回道:

“府库中,虽有此项专资,但现在学室所需,超过之前数十倍,缺口巨大。”

赢高立即转问阶下的奉常道:

“每年宫室在祭祀礼仪和宫内娱乐方面的开销有多少?”

奉常答道:“大约在两千万钱左右。”

赢高又问李斯道:“建一座百人学室,需要多少钱?”

李斯回道:“不过万钱。”

赢高对奉常道:“取出半数,拨付给资政,专门用来修建学室,另拨出五百万钱,聘请师资。”

奉常满脸为难,很不情愿。

这是每个官吏的惯有思维:治下的部属越多越好,手里掌握的钱更是多多益善,就像屠夫卖肉,过手既有油。

奉常道:“大王,这,这宗庙祭祀、宫廷礼乐、王室饮食、太医、太史、太卜等司,仅剩五百万钱,无论如何是不够运转的啊。”

赢高见又一个球踢了过来,早有准备,决定回个任意球。

于是下令道:“除了太医和修史的太史两司保留外,其余一律撤并,多余人员,调拨到资政的府下,去搞学室教育。”

“本王的后宫,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本王的饮食,自此从简,再说,现在的东西,也真没什么好吃的。”

这是赢高的心里话,即使贵如秦王,也不及后世的美食丰富。

随后,赢高又对李斯道:“资政大人编写的蒙学教材《苍颉篇》,虽然书体优美,但这小篆,太过繁琐,幼童学起来,颇为深奥。”

“寡人再给卿一个任务,组织人等,将小篆进一步简化,以便于书写和辨识;另外,再统一标注读音,避免因各地官吏的口音,使读音五花八门。”

李斯回道:“大王圣明,臣谨遵王命。”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