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洛阳危急(2 / 2)

守将听郑昌这样一说,才道:

“既然如此,大人亲去也好。趁秦军东、西、南面尚未围城,臣派五十骑护送大人。”

“还望大人快去快回,务必请回救兵。”

郑昌带着五十骑护卫,打开西门,绕道向宜阳驰去。

城外,早有负责监视的探马,报入中军大帐。

王贲得知城内冲出五十骑,奔宜阳方向去了,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叫过卫尉李巴来,吩咐道:

“看来,火候差不多了。”

“你立即撤回一千重装铁骑,另带五千步军,前去半路上埋伏。一伺宜阳方向援军增援,于半路截杀。”

又叫过两员千人轻骑将,嘱咐二人,预先埋伏在宜阳城外,待宜阳援军溃散回城时,趁势杀进城内。

随后,叫过铁鹰锐士百夫长,命其率领百名铁鹰锐士,换上韩军衣甲,臂上系上红绸标记,混在五千步军中。

待李巴截击韩军时,尾随溃败韩军逃回宜阳城,夺取城门,掩护后军入城。

众将领命去了。

原来,昨晚,当王贲说出“围一阙三”的时候,众将疑虑,经详解,大家才理解了大将军的战术意图,

此次围点打援,重在打援。

进攻洛阳,只是一个诱饵。

而这个诱饵,对于韩国来说,又是不能舍弃的。

做为中原的大城市,无论是人口、土地、税收,还是城池的重要性,洛阳对于韩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攻洛阳这个点,就是攻其所必救。

但对于进攻一方的秦军来说,围点时,没有必要无谓地牺牲士卒进行强攻,而是力争在韩军救援时,在运动中歼灭其有生力量。

但,如果不痛不痒地进攻,就达不到吸引援军的目的,因此,王贲想到了利用墨科技研究所的炮石车。

王贲在试验过程中,亲眼见过这炮石车的威力。此次,调集了全部赶制出来的炮石车,利用其精准的特点,对着城门和城墙薄弱处猛轰。

只要将敌城墙轰出若干缺口,显而易见,步军就可随时冲进城去,这样一来,救援的急迫性就出来了。

洛阳一旦危急,宜阳的韩军怎会不动。

何况,王贲在洛阳城前,只摆了一万兵马,这样,使韩军看上去,也有击败秦军的可能。

这样香喷喷的诱饵,又带有急迫性,宜阳再不出救,那就真的难以理解,更不好和重视城池的韩王交待了。

所以,王贲下令,五更灶饭,天明出发。

一万兵马前去攻城,另一万在营内按兵不动。

攻城主力为炮兵部队,其余队伍进行列阵和警戒,不得命令,不得进攻。

因此,韩军就看到了北城方向攻城的一幕。

秦军新晋的炮兵,着实厉害。

由于石弹准备充分,加上炮车经过墨匠们的改良,每个炮车都弹无虚发。

尤其是那五架巨炮,发射的石弹,足有三四百斤重。

如此重的石弹,击中城墙时,整个城墙都被撼动。

炮兵的五百主,命令五架巨炮,集中瞄准城门处猛轰。

第一波轰击,城门楼就塌下一半,三波以后,城门楼被削成与城墙平。

又经过几轮,城墙处,出现了一道丈余宽的缺口。

阵中的锐士们跃跃欲试,恨不得一声将令到来,冲进城去。

这种缺口,对于秦军来说,进攻起来太简单不过了。

但,士卒们,没有等到攻击的命令。

把鱼饵吃了,那还拿什么钓鱼呢?

炮兵们继续猛轰。

那五十架霹雳炮,也不含糊,发射的石弹也有百十斤重。

城头上,到处是横躺的守卒尸首,只不过,死状惨不忍睹,缺胳膊少腿没有全尸,或者被砸成肉饼。

洛阳危在旦夕的时刻,郑昌一行五十骑,终于驰入了宜阳城。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