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半路截杀(2 / 2)

这就是差别。一个是“给我冲”,一个是“跟我杀”。

不过,最大的差别在李巴身后。

还没等李巴冲到韩军阵里,早有一员小将,不顾箭矢,从李巴身侧跃上前去。

手中一杆大槊,似出水的蛟龙,直取韩军一名千人将。

这韩将见秦军阵中,一员小将匹马率先冲来,挺戟便刺。

那员小将举槊格开,镔铁大槊顺势突入。

韩将忙收戟格挡。哪料想,突入的铁槊,就势在韩将胸前,来了一记乌龙绞尾。

那小将的力道太大,韩将把握不住,大戟早已脱手。

韩将见戟飞了,拨马想跑。

还没容韩将转身,只觉得眼前槊锋一闪,槊尖从喉咙进,从脖颈处出,像糖葫芦一般,将其穿了个正着。

小将左臂一沉,将大槊一抖,韩将的尸体被挑在半空中,右手早已抽出腰间的环首弯刀,寒光起处,韩将的头颅立时到了小将的手上。

一腔鲜红的血,自韩将的脖腔中喷薄而出,在空中扬起一道弧线,无头尸首,被摔在马下。

这小将不是别人,正是秦军左都尉王威。

王威熟练地将韩将头发打了个结,头颅拴在马鞍下,转身策马杀入韩军阵中。

所有秦军将士都知道,战场上最值钱的,是敌军的人头。

自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开始,秦国规定: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

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战后论功行赏的依据,就是看你砍回多少颗敌军人头。

所以,在秦军中,人头不仅是杀敌多少的证据,更是升官晋爵的硬通货,比黄灿灿的金子,还诱人。

就在王威做斩掉韩将人头示范的当口,身后的铁骑,早已齐齐越过他,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争砍人头的竞赛中。

韩军哪里是这帮砍头机器的对手。

不说单兵素质和训练,单就韩军骑在光屁股马背上这一点,秦骑士哪怕只需上去踹上一脚,都能把韩军踹个人仰马翻。

更何况,秦骑现在装备了马铠重甲,又有马镫护佑,骑士们在马上,稳如泰山,推进起来宛如后世的坦克。

再加上,众锐士都急于试试那柄趁手的环首弯刀,在这群杀红了眼的大秦锐士眼里,除了人头,还是人头。

李巴带着铁甲军,一顿砍瓜切菜,又仿佛虎趟羊群,直杀得韩军人仰马翻。

不一时,小将王威的鞍下,已经挂了十来颗人头。

姬信一看,自己这群菜军,哪里是秦军的敌手,赶紧跑吧,保命要紧。

此时的姬信,再也顾不得面子和混不混了,一心只想快点跑回宜阳城。

当然,他也有些后悔,不该不听韩王和张良的叮嘱,贸然出城。

但一切都晚了。

姬信带出来的八千韩军,已经乱做一团。

打也打不过,主帅又掉头逃跑,将卒们,自然也只剩下逃命一条路。

可南边是洛河,跳进河里也活不成,只有北面的山坡和西边的宜阳。

山坡就算了,没等跑上去,就会成为秦骑砍头比赛的活靶子。

逃回宜阳,谈何容易,毕竟三十里路程,岂是一口气就跑得到的。

韩军在前面跑,秦军在后面砍杀。

战场上,又呈现了曾经的经典战斗场面:

一个大秦锐士,一手提着几颗人头,一手夹着一个俘虏,在后面紧追着逃跑的敌人。

这场面,久违了。

曾几何时,就是无数这样的场面,造就了大秦锐士在战场上的威名,成就了始皇帝的统一伟业。

望着熟悉的场景,锐士中的老兵们,不禁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大秦往日的威风,又回来了。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