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枭 >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肚子坏水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肚子坏水(1 / 2)

 大明的武将除了那些武将世家外,多数武人都没有多少外快收入。大部份武人多是吃空饷来养活家兵,亲兵等人员,加上一定的田产,剥夺军户原有田地。再次走私一些私货,进而达到支撑军队的军资来源。</p>

大部份武人都没有文官活得滋润,当然,武人有一个好处,要想博取一份爵位,一份军功,世袭制的勋贵,必须从戎方能得到这些恩及子孙的世袭爵位。</p>

军人的理想便是以冠军侯等人作为榜样,成为万户侯为终生夙愿。历史留名那是何等的荣耀,又时值乱世,北方鞑子的崛起,中原腹地烽烟不断,土司叛乱,义军不断时起彼伏。</p>

稍微有些远见之人便可看到一个王朝的衰落,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来临,优胜劣汰,已经成为了有识之士选择的余地。</p>

多少满腹经纶,多少有心报国之士,无疑不想改变这个混乱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兴的名臣,崇祯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还有中兴的帝王之气。然而,大明却已经病入**,大臣中派系林立并互相攻讦。</p>

好多报国之臣却无力挽狂澜的权势和手腕,贪官污吏横行而党争不断,这样一个混乱的朝廷,崇祯还没有走向用人和治国的成熟,没有一个历练的机会,天启皇帝交到他手中的大明便是糜烂不堪,周边强人环绕,鞑子更是令大明根本无法有余力抽调边军入中原剿匪,一次南侵便导致大明经济倒退,杀戮、掠夺、焚烧等等破坏大明那微薄的根基。</p>

唯一令大明还有些税赋之地,便是江南一地,因江南海上贸易,走私外贸,在商业上的发达,缓解了一定江南百姓的压力,没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然而,这样的一个发达的江南,经济上却被江南的豪强官绅所操控。</p>

自古江南的豪族有很强的排外性,自大自傲的豪族林立,巨富比比皆是。这样的一个臃肿的江南,想要在江南抽取大量的税赋,便是朝廷加赋,也是朝着那些百姓身上增加,而不是针对那些豪强和官绅。</p>

大明的灭亡不快,天理难容。钱虎认为,其实大明要是加赋针对那些豪强,官绅一体纳粮,把矛盾引向官绅集团,也许大明还有救。</p>

崇祯大皇上也许想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毕竟几千年来,交粮纳税不是商人便是这些佃户,从未针对过这些官绅,一直认为官绅乃国家立国之根本。算是封建王朝中最大的利益集团,他们操控了国家,操控整个国民经济,没有这些官绅在后面操纵,豪商能畅通无阻偷税漏税,也不会一次次的阻止了开放海禁,建立海关衙门。</p>

整个国策都是丢了西瓜检了芝麻。反而针对最没有钱的一个群体,即百姓这个为一日两餐而辛苦劳作,有些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群体进行高压手段压榨。这样的政策会不亡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p>

刘泽清乃一个贪财之辈,钱虎想了想,还是跟他合作,然后慢慢的打入到了刘泽清手中的军队,最后慢慢的在关键时刻统统纳入自己的麾下。以利诱之,以力威之,恩威并施,双管齐下。那么今后刘泽清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他输送士兵血液,免费的为他训练军队。</p>

刘泽清哪里知道身边的钱虎其实已经开始在打算谋夺他手中的那些士兵了,还以为钱虎沉默,算是认可了他的看法,武人的苦,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又被文人掌管了军备后勤,钱袋子不再他们手中,层层克扣,士兵根本无法得到全部的饷银。</p>

所有的明军将士,大多都是抱着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的这样消沉的日子。士兵也是混口饭吃,军心涣散,没有前进的目标,没有追求的利益。军备松弛,就是在这个四处义军造反,也未改变这个真实而令人感到亡国的社会现象。</p>

有真才实学的人,那个没有感到这样的忧虑,北方鞑子已经完成了统一,建立起了一个国家,目标便是挥兵南下,放马中原,统治这个万里锦绣河山。</p>

整个历史上,完全被异族统治唯有大元,不过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便被大明取代,如今又似乎走入到了另一个轮回,鞑子再次兴起,意图谋夺中原,占据汉家江山。</p>

每次汉人江山的灭亡都有着汉奸在里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如今的范文程可是灭汉的急先锋。明年鞑子必定南下,这是可以断定,要不是今年因为四处平定北方不稳定的因素,平定朝鲜这个王朝,导致了军队疲惫,而无力南下中原。</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