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喜剧鱼(2 / 2)

汉代张骞通西域引入中原的胡椒,也可以提供辣味。

还有花椒、葱、姜、蒜和韭菜。

256

蜀人即川人嗜辣是出了名的。

茱萸(指食茱萸)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是川菜中最广泛使用的辣味调料之一。在左思的《蜀都赋》中,对它有过详细描述:

“其圃则有蒟蒻、茱萸。”

这是茱萸在四川最早的记载。

而古时候四川人有一种很喜欢的食物叫鱼鲊,就是用了茱萸。隋唐时,茱萸、花椒和姜并称为川菜的“三香”。唐时四川诗人李欣,喜欢在吃面时加茱萸,有诗句“汤饼茱萸香”。从这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的茱萸还是现在的辣椒,四川人的嗜辣基因是一直存在的。

茱萸除了可直接入菜,也可以做成油辣子。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茱萸提炼辣子油的做法,“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指四川河北一带的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但是因为茱萸多野生分布在中低海拔山区与平地,常见于开阔地与次生林,不仅采摘不方便、处理工序也很复杂。因此,它在市场上物稀价昂,非一般人所能经常享用。

李白祖籍并非四川。

他喜欢吃辣,跟籍贯无关,大概更多的是入乡随俗也罢。

许与个性有点瓜葛哦。

257

下面说回来。

众人心情甚好。乡间闲聊少有禁忌。大伙没说了几句,便由那蛮汉扯到了前天那桩杀局上。

一楞头青本已半醉,这会儿又是三大碗酒下肚,便口齿不清地嚷起来。李白猜摸半天,才弄明白他说的是啥。他说,敢情那陆申陆大老板把生意做到了太原府,不知为何得罪了刁蛮的漠北客,因此挨了那人家的暗算云云。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满嘴没几颗牙的老酒葫芦。一听这话,这人大摇其头、故作神秘地四下里瞧瞧,低声说道起来。按他的说法,此次那几个客商从漠北带回了一块流落漠北几百年的稀世之宝“和滇玉璧”。此案的缘由,为的是夺宝。据说北门禁军的一位大佬,也掺和到了里面。

独臂老板一边听了,面无表情。

而丁三则躲在门旁偷着乐。不久,俩乡亲兴尽相继离去。此时,老板诡异地朝李白眨眨眼。

李白心里一动。

随后,他请老板拿来一坛绍兴酒,邀他与自个儿豪饮一场。

几番对酒快谈过后,李白大喜。

原来,李白早就瞧出,这独臂老板断非等闲之辈。此人劲气内敛,却从散淡的神聊间,不经意流漏出当年粗豪侠义的马脚。尤其是,他那眼下剩有的一条胳膊,在酒坛、食床与碗筷间穿行缠绕,像蛇一般柔,瞬间又变得会如铁打铜铸的一般沉重霸气。他揣摩,此人早先也是一乡间游侠好汉。李白佩服之余,顿起好奇之心。他不禁冒失地问起此人是如何丟了那条臂膀的。

老板苦笑不语,却也不以为仵。

李白自觉失言,罚酒三碗。这下,俩原本素不相识的陌路人,竟顿成莫逆。于是李白把他与陆申的关系告诉了老板。

老板笑笑,说他猜到了。

李白惊讶,估计他另有消息来源。果然不出所料。老板沉吟半晌,悄然说出一番那案子真正缘由的话来。原来,太原府的一个官高派了人来京,要告发了一皇帝宠儿、北门禁军某个大佬。李白心里一紧,表面却装得不以为然。那老板见状,以为李白是嫌他跟前几位乡亲一样只是道听途说。他略一踌躇,说他有一个与之极好的表亲在左领军大将军葛福顺家做管家,消息是从他那里得来的。此人昨晚下乡,为的是给东家弄新鲜野味。原来那截杀印西桥等人,是为了一件由太原府少伊严挺之托印西桥传进禁中的、可能是告发王毛仲的秘函。据他老表说,陆申的被杀,估计与此有关。因为那北边来的人,与他有过瓜葛。走投无路的当口,难免要找他帮忙,以便尽快把秘函传到禁中去。

李白听罢心里一凛。

他只管与独臂老板对饮,不再言语。他心里又冒出“烫手的东西”这句话。心想,这虽然属道听途说,是作不得数的,不过倒是与自已先前的猜想颇为吻合。这下,他真有点急了。

于是一边招呼丁三进来随意吃茶点,一边暗暗嘱咐了几句。

丁三点点头,转身准备就走。李白有点过意不去,赶紧给丁三嘴里塞了一块鱼。

丁三愕然。

他不喜辣,被这鱼辣得眼泪横流。

最新小说: 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