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筠试探地问:
“祖母,这铺子既然生意不行,怎么还开着呢?何不做些旁的生意?”
宋老太太一瞪眼,不高兴了:
“你这说得是什么话?祖宗留下的生意,能随便关门吗?”
得了,这老古板,惹不起,宋筠也不提这事了,省得她又念叨,转而问自家的杂货铺:
“那我们家的杂货铺呢?生意好吗?”
宋老太太难得地有些羞涩了:
“还行吧还行吧,你这丫头,钻钱眼里了吗?小小年纪,就知道问这些事儿。”
好了,她知道了,这铺子生意也不行,而且听老太太的语气,她不太介意这个铺子改头换面重新上架。这事呀,有门儿。
宋筠又扭头看沈氏:
“娘,我们去你的药铺逛一逛?”
沈氏看了眼婆母,拒绝道:
“下次吧,你不是还想看看集市都卖什么吃的吗?再耽误就晚了。”
看来沈氏的药铺生意不错,沈氏怕伤宋老太太的面子。她都这么体贴了,宋筠也不能拆老太太台啊,干脆直奔其他店铺。
黎阳县的集市,宋筠其实没少来,但都是走马观花地晃悠,以顾客的身份。
这次可不同,她是以竞争者、同行的身份去观察的,虽然对方目前并不在意她这个同行的存在。
宋老太太在黎阳县住了一辈子,对各个店铺都如数家珍:
“这家肉铺,最黑了,每次来他家买肉,都是湿淋淋的,瞧着是新鲜了,但是占斤称,估计一斤肉能多个一两水。”
噢,古代版注水肉嘛,自家要开店,可不能买这家店的肉,影响成本控制。
“这家菜铺,据说是县丞家开的,你们别看他家女眷瞅着挺简朴的,其实他家的地,论面积在咱们县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是他家庄子上种的,因着有暖房,冬天也卖菜。新鲜是够新鲜,好吃也是真好吃,就是卖得贵。”
懂了,古代版绿色生态农庄出品的有机精品蔬菜呗,也不适合作为开店的原材料购买。更何况自家也有地,粮食和菜基本不缺。
“这家杂货铺子,嗯……”
宋老太太想到自家铺子,虽然不想承认,但还是公平公正地说:
“货的确很全,尤其是各色调味料和豆酱腌菜,据说有一部分是他家的方子,和其他铺子卖的都不同。”
宋老太太这么大方地夸竞争者,宋筠都觉得震惊了,原本只是放在心里想的话,不经意间说了出口:
“祖母,难得你能这么客观地评价这家铺子啊。”
沈氏抿嘴笑了,拉了宋筠一下,让她不要火上浇油。
宋老太察觉到她们的小动作,没好气地白了这母女俩一眼,说道:
“也没什么好瞒着你的,咱家杂货铺的腌菜,也是和他家进的货。”
“腌菜?祖母,我们不能自己做吗?”
“你这丫头,没谱儿,咱家的腌菜,你又不是没吃过,能卖得上价吗?”
宋筠灵机一动,腌菜嘛,宋家没这个手艺,但是她会几种啊,而且空间里也能翻出点食谱,虽然用量不够精确,但多试几次也差不多了。
而且从腌菜入手,就暂时不用关自家杂货铺了,也不至于引发家里人太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