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经记载,上古轩辕皇帝下有一大臣,名为祝融,其与火亲和,但上古时期的人们仅仅学会了钻木取火,却不会保存和使用火种,于是黄帝便任命祝融为管火的火正官,而祝融又熟悉大地以南的情况,皇帝又封其为“司徒”,管理南岳衡山的事物。
祝融住在衡山,死在衡山,后世的人们为了铭记住这位“火神”对于世间的伟大贡献,便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为“祝融峰”。
人们为老人祝寿之时,常会说“寿比南山”,而世间也有诸多史料,记载了南山与南岳衡山之间的关系。
先是题刻于祝融峰会仙桥侧有“南山一境”石刻;题刻于福严寺堂联二进石柱上“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
再是根据《周礼》《春秋》和《星经》记载:衡山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如衡器一般可以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均物”,故名衡山。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名为“长沙星”,此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
而自翌平帝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题词后,“寿岳”衡山之名便更称于世。
祝融峰,作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主峰,高耸入云,雄峙南天,高于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祝融峰之高,被誉为南岳四绝之首,而其他三绝分别是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分别以高,奇,深,秀称绝。
而此时祝融峰上的圣帝殿前,站满了两排白衣剑客,在一众剑客之上,有一身着白衣须发皆白的老者,他单薄的身子感觉被风随便一吹就会摔倒,但他却笔直的站在那里,给人一种猛虎欲出笼的威圧感,看上去像极了一位仙人。
老头身侧各有一名中年男子,一挎剑一背剑,二人目光炯炯,看着两排白衣剑客中间的石板道,最后凝聚在远处的石阶之上。
天上的骄阳被清风拂过的云遮住了一次又一次,终于,随着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由下及上的从石阶上传出,圣帝殿前闭目养神的佩剑之人几乎同一时间睁开了眼睛,看着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石板路尽头。
一位身着棕色麻衣的年迈老者,逐渐映入众人眼帘,在他踏在最上一层石阶上时,一股凌厉的气息铺天盖地的袭来,老者的身子被这无形的气机压得身子晃了晃,像是在狂风骤雨中不知何时会被掀翻的一叶孤舟,而他终是在最上层的石阶上站定,双手背在身后,向着圣帝殿前踱步而去。
当他立定于那殿前三十三阶石阶下时,双手由后之前,抱拳作礼。
“罪徒许立先,拜见大掌门。”
殿前的白发老者慢慢的睁开眼睛,看了看许立先,开口说道:“罪于何处?”这一句话过于平静,以至于让人不知他是喜是悲是怒,而正是这种平静,让阶下的许立先感觉到渗骨威压愈发窒息。
“罪徒不知,望大掌教指点。”
许立先仍是尽量保持平静,随后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白发老者身后负剑之人听到这里,骤然大喝道:“大胆!”随后向前一步,欲拔剑而出。
而这被称作大掌教的白发老者只是抬了抬手,负剑男子便退了回去。
“许立先,咱们师徒三十余年未见,唠唠家常不好吗,何必谈什么有罪无罪的。”大掌教笑道,随后一步一步走下台阶,在许立先面前三丈处站定。
许立先没有说话。
大掌教见许立先不言语,便继续开口说道:“当初你叛出师门,是因为遇到了盖云平,说是我们五岳剑派的剑道拿不上台面,这件事儿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早该放下了,玄武剑派无人责怪于你,毕竟这人生在世,就要敢于去求自己心中的道,无论得与不得,只要遵从内心,也就不枉此生了。”
许立先再次抱拳,“谢大掌教指点。”
玄武剑派大掌教微微笑了笑,继续说道:“许立先,那你自己所追求的剑道,如何了?”
许立先保持着抱拳的姿势回应道:“仍是武道小宗师境界,未有寸进。”
“求道是逆天之事,却也要顺心而为,武道剑道皆是如此。”大掌教依旧温和的说道,随后他话锋一转,问道:“听说你这三十多年,收养了十几个娃娃?”
许立先心中一紧,回应道:“回大掌教,确实如此。”
大掌教此时微微眯起了双眼,继续问道:“如今都多大年岁,境界如何?”
“最大一人三十八,最小一人,年仅七岁,从后天凡体境界到龙门境六阶不等,但无人步入武道小宗师。”许立先感觉愈发不妙,但却惧于玄武剑派的威慑,仍是开口说道。
大掌教听到这里,嘴角微微一翘。
他前不久听说,悟剑城杜景黎曾夸奖世间有一派剑客,无赖至极,却也有君子之气,这些人皆是世间少有的真正剑客,仅剩两斗的剑道气运,被这些人占去了几昇。而对于用剑之人来说,一昇的剑道气运,就足以让人剑气浩荡,何况是几昇。
而这些人自称是“君子剑山”的人。
一开始这位大掌教听到这些,并没有太大触动。而当有人和他说,这君子剑山,正是他曾经的弟子许立先所立的门派之时,他笑了,笑的有些瘆人。
几昇的剑道气运,这不是老天爷送到我手上的吗,若是能将这等剑运纳入自己的手中,那南岳衡山的玄武剑派,必然能在五岳剑派中占有主动权,而培养出一个不逊于西岳华山太华剑派刘逸辰的那般人物,也并不是不可能。
于是这位大掌教,便派了“玄”字一脉的十二位武道大宗师,将许立先“请”到了祝融山上。
此时的这位大掌教越看许立先就越顺眼,他开口说道:“立先啊,你看你自己的道,多年未曾精进,而你的这些孩子们,在武道上还有很大的前途,你不能把他们的前途,毁在自己的手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