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年出山(2 / 2)

屈大夫也不怪罪,毕竟豫让家族离开晋国已经有些时间了,对晋国的情况不清楚也在常理之中,“我们今天的晋国早就被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大家族控制,也就是常说的晋国六卿,这六大家族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争斗,任何人在晋国要想发展必须要依靠这六大家族中的其中一家。”

屈大夫的话,让年轻充满抱负的豫让有些吃惊,“晋国这么大,为什么单单只有六卿?”

听完豫让的话,屈大夫不免有些意外,大名鼎鼎的晋国六卿,豫让都不知道。看来这些年的隐居生活早就让毕阳爷孙与世隔绝了。

“这还得从文公时期说起,先祖晋文公深受晋国公室之害,被迫在外流亡长达十九年的时间,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国当上国君。”说道这儿,屈大夫望了一下豫让道:“先祖文公的故事你该知道吧?”

豫让恭敬的点点头,“知道。”

“嗯,这就好。”于是屈大夫继续说道:“当上国君的文公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进而打击公室权力,在晋国建立了三军制,即将晋国的军队分为中、上、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六人,由他们主持晋国的军事、政治。中军将又称为元帅、执政。”

屈大夫一边说,豫让一边点头。

“最初担任军职的这些人都是霸业的建设者比如:郗谷、先轸、栾枝、荀林父、赵衰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非常优秀的人,我们晋国才成就了当年的霸业,并以此延伸了好几十年的霸业。”

先轸、赵衰等等这些人故事简直就是晋国的传说,在晋国乃至整个中原诸国也是声名在外。自己在恒山的那些年,爷爷就经常给他讲起这些人的故事,激励着豫让一心要为国出力,将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人物。

随后屈大夫话音一转,“但是随着这些人在晋国的势力一天天做大,几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在维护着晋国霸业的同时,也在蚕食晋国国君的君权。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些人的子孙就成了晋国的世卿,也就是今天的六卿。今天虽说晋国表面上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事实上已经分成六份了。”

说完这些,屈大夫稍作停顿,惋惜的说道:“你现在要在晋国发展,难啊!”

听完屈大夫的话,豫让有些失望,但转眼又一想自己少年学艺,又不远千里从恒山来到都城,总不能因为晋国六卿的存在再回恒山修炼吧,管他六卿八卿,既然已经来到都城,那就既来之则安之,还是先在绛都立住脚再说,于是豫让诚恳的对屈大夫说道:“屈爷爷,您也知道我豫让好不容易来到绛都,无依无靠、无处落脚,既然已经来到这里,也只能待在这里了。”

屈大夫何等聪明,听完豫让的话,就知道这孩子是立下心要在绛都待下去了,“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既然你想在绛都待下去,那我就把晋国六卿的情况再给你说的明白些,你也好有个选择。”

豫让重重的点点头,听屈大夫给他分析晋国六卿的情况。

屈大夫继续道:“现在晋国六卿中智氏的宗主智跞乃是晋国的中军将,也就是我们晋国的执政,他虽为正卿,但他的势力不在都城,势力主要在郇城一代,所以智氏也称作荀氏。副卿乃是赵氏的宗主赵鞅,赵氏你该听说过吧,就是当年跟着文公流浪时的赵衰的子孙,赵氏的封邑大多在晋国北部汾水一代。”

赵氏的先祖赵衰的事迹,豫让早就是耳熟能详了,赵衰足智多谋,为当年文公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爷爷不知道给他讲过多少遍了。

“目前在都城主要是范吉射、中行寅的势力,哦,还有魏氏的势力主要在安邑,韩氏的势力在阳翟一带。这六家所占的封邑虽各有侧重,但是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就把晋国的土地瓜分殆尽,使得晋国公室所拥有的土地仅仅剩下了绛都周边不到百里的土地。”

啊?

这么厉害,他还以为晋国还是晋国国君的天下,哪里会想到今天的晋国国君仅仅剩下了都城周边不到百里的地方。这也太令人震惊了。豫让心中一下子就凉了大半截,短短这么些年,晋国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真的是让他没有想到啊!

屈大夫看出豫让稍稍失落的神情,于是说道:“孩子,我大概给你把晋国六卿的情况说明白了,在这六家中你想为哪家效力,我可以为你引荐。”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少年,豫让哪里会知道该投奔哪一家呢,于是豫让说道:“我初来乍到,情况不明,还请爷爷为我定夺。”

屈大夫一声叹息道:“也罢,既然你已经来到绛都,那我就引荐你去范氏那里。反正你也年轻,等你有了根基,不想在范氏府上呆了,再自谋出路不迟。今晚你就住在我府上,我呢也好安排晚宴,咱们好好坐坐,也算是为你接风洗尘。”

“多谢大人美意。”

当天晚上,屈大夫在府上为豫让接风洗尘。席间,屈大夫给豫让讲了好多他爷爷和父亲当年的故事,越说越多,喝了点酒的屈大夫,也不再那么悲观,高兴的与豫让对饮到深夜。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