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欢颜之后,肖月父亲对女儿说,你这个同学啊,有些见识,头脑也不一般,以后你多和她接触,有好处。
肖月点头:“嗯,我原来就和欢颜最好,后来她又帮我了那么大一个忙。爸妈,我想等过年看她考哪个大学,我也考那个,我还要和她一个学校,和她当同学,和她当一辈子的朋友。”
肖月妈点头:“对,月啊,咱做人要知道知恩图报,以后你和她进一个学校,要好一辈子。人这一生不可能都平平顺顺,等啥时候人家有难处,你也帮她。”
肖月重重点头。
肖爸说:“人家学习成绩那么好,肯定能考个好大学,要跟上人家的脚步,你可得努力了。”
“我学习也不差啊,而且重读一回,我比别人还多了一年时间呢。”肖月说,“不和你们说了,我回自己屋学习去!”
在林欢颜不知道的时候,又有一个人,想要和她同行,想要跟上她的脚步了。
在同龄人眼里,在这些同学心中,林欢颜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人,已经达到了他们无法达到的高度了。
可在林欢颜自己的认识中,还不够,还远远不够。现在的她能力有限,很多事她处理不了,很多高度她够不到。
比如肖爸爸说的,需要市里审批的沿街平房改造。
她自己没有那个层面的资源,好在,她认识的另一个人有。
第二天,林欢颜给张浩然打了电话,约他吃饭。
还是在张浩然上次带她去的那家小西餐厅,来的却不是张浩然一个人,孟逸泽也跟着一起来了。
林欢颜挺意外的,前几次和张浩然见面都没见到这个姓孟的,还以为他回燕京了,不在宏阳呢。
孟逸泽话不多,却极有分寸恬到好处。
几次帮欢颜递纸巾、添饮料,也都做得不着痕迹,不像张浩然照顾人的时候略显生硬,也不像服务员那样公式化。
他无论做什么,都带着种自然而然的高雅,一种骨子里带出来的,本该如此的绅士风度。
张浩然说,孟逸泽在英国呆过一段时间,美国和好几个国家他都去过。
欢颜问他,在国外的生活怎么样?什么感觉。
孟逸泽很随意的说:“也就那样。”
喝了口咖啡又说:“像美国这些国家,表面看上去自由平等,可那只是一种错觉,或者说是不正真了解他们时的一种感觉。但凡往高处站一站,哪怕是沾到精英层的边儿,就会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见林欢颜听得认真,孟逸泽又补充了两句:“阶层,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而且相对于国外,中国人在国内面对的压力是最小的,上升空间也是最大的。另外,虽然我们国家才起步,刚刚开始发展,但我相信,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我们不会比那些国家差。”
林欢颜听得有点儿发呆,倒不是因为对方预测的“会比别的国家强”,因为那个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我们国家的强大,林欢颜已经亲眼见证过。
让她惊讶的是,对方竟然有这样的见识!
现在是九零年代啊,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口号提出来,才不过十数年,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时代,还真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
比如谁家要是有人出国了,哪怕是去出劳务的,亲友邻居就都会羡慕不已。
见林欢颜呆呆的若有所思,张浩然以为她是对孟逸浩的话不太敢相信,于是帮好朋友说话:“他说的可能不只是他自己的看法,而是整个孟家,甚至是他家老太太的看法。孟家的生意做得非常大,不只限于国内,在香港、欧洲、非洲都有他们家投资的酒店、实业、还有港口、机场。所以孟家的格局也很大,对世界经济走势,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