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三十九章 不甘心

第三十九章 不甘心(1 / 2)

 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中平静如常,各部都忙着招呼全国各地入京的官员,京官清贫,一年的收入还都指望着春节将至的这些许孝敬,谁都没有察觉出这平静如常后面,隐藏着的暗流汹涌。最全的小说阅读网

帝后之争的这一番角力,看来还是皇上落了下风。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从军机处各大员到六部尚书,除了一个翁同龢算是皇上的人外,其余的都是太后一手简拔的,这样的实力悬殊,皇上再怎么发力,终究还是无济于事。再则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满朝的文武大臣都等待着平平稳稳的过一个祥和的新年。这个时候,谁还会去折腾出什么事情出来,给朝廷和自己找不痛快呢?

甚至是兼管步兵统领衙门的刚毅,事实上的九门提督,对于京城中的防务也似乎没有怎么用心去管。除了上任那日召集步兵统领衙门参将游击们训话,叮嘱步兵统领衙门上下在今年春节举行元宵灯会期间,维持好京城的治安,防止踩踏行人和火灾的发生外,这几日,根本就没有去过步兵统领衙门。

丰台大营那边倒是闹得有些邪乎,这次朝廷派去的官员看上去是真的下了狠手,一口气抓了不少的人,都关在丰台大营里面,引得丰台大营上下是怨声载道。这些丰台大营的将佐和京城里面都多少有些渠道,也不明白朝廷为何这次会忽然拿丰台大营开刀,纷纷通过关系打探消息。然而太后那边却始终没有松口,对于丰台大营只有一个旨意,严办彻查。

一切都在按照光绪预想的轨道运行着,但是这样的平静反而让光绪心中生出一些莫名的担忧。他其实也说不清楚这份担忧来自何处,暗地里又叮嘱小德子密切注意乐寿堂那边的动静,慈禧这些日子见过哪些人,说过哪些话,都要尽量打探清楚。

小德子并不在慈禧身边伺候,靠的只是慈禧宫中的一个宫女通报消息,这个差事办起来自然很吃力,也很难兼顾的那么周全。光绪心中也明白这一点,但是这样的时候,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慈禧随时都可能下旨将陈卓调离陆军学校,光绪没有时间再去周密的布置和谋划,他唯一的胜算就是猝然出手,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把局面扭转过来。

只要慈禧一死,自己占住皇上的名分大义,把慈禧的死推到丰台大营的乱兵身上,朝局最多乱上那么一阵子,并不难收拾,各地督抚就算是慈禧的人,在这样的局面下想要发难,恐怕也很难有什么口实。

时间不露痕迹的推到了十一月二十八日,光绪像往常一样陪慈禧用过膳后,便在玉澜堂这边召见了世铎等几个军机大臣,议了一下朝廷中急办的事务后,便打发他们都退下了。最快的小说阅读网

还有几个时辰,等到晚间丰台大营的将佐们将哗变闹事,这是杜怀川从丰台大营内打探来的确实消息。即便他们今夜不哗变,陈卓也会带人包围托合泰的中军大营,胜败就在今晚了。

光绪唯一有些举棋不定的是,到时候自己是留在玉澜堂,还是悄悄赶往陆军学校和陈卓他们呆在一起。所以会这样的拿不定主意,还是因为在光绪内心深处,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忧惧。

他没有把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留在宫中便是等死。和陈卓他们呆在一起,一旦事败,还有个退路。大不了老子上山打游击,也比囚禁在瀛台等死要好的多。然而光绪也明白,自己只要一离开颐和园,必定会被慈禧知道,要是让慈禧察觉出什么来,单单是步兵统领衙门的兵马,陈卓他们都对付不了。

想着这些,他在玉澜堂内来回的踱着步,心中一片烦乱。古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生死之事,能静的下来吗?现在他真的静不下来,连手都有些不易察觉的颤抖。

午后,又心绪烦乱的接见了几个外任到京的官员后,光绪犹豫再三,还是准备到慈禧那边再去一趟,看看慈禧的态度。前日那出三岔口,慈禧话里话外的意思让光绪琢磨了很久。他不相信自己这边会走漏什么消息,正因为如此,慈禧的态度才更加让他疑惑不已。

正准备动身之极,太监小恭子忽然进来禀报,陆军学校帮办吴绍基在外面求见。

这个时候,吴绍基进来干什么?光绪微微一怔,想了想,还是让小恭子将吴绍基带了进来。

“微臣参加皇上。”吴绍基匆匆从外间疾步走了进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

“这会子又没有什么急务,你见朕有何事啊?”光绪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吴绍基。大冬天的,吴绍基的额头上居然有一层密密的汗珠,也不知道是何事让他如此着急的赶了过来。

“微臣有十万火急之事要禀报皇上。”吴绍基抬起头,满脸都是焦虑和惊恐的神情。

“先坐下来慢慢说,究竟出了何事啊?”光绪抬了抬手,心中却不知怎么的忽然咯噔一下,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最全的小说阅读网

“微臣没有时间细细说明了,微臣只想问皇上一句话,皇上可是派陈卓今夜带陆军学校的学员突袭丰台大营,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吴绍基竟是不顾御前失仪,目光直直的盯着光绪。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