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二十四章 惊蛰(一)

第二十四章 惊蛰(一)(1 / 2)

 一个人的甲午第二十四章惊蛰(一)[vip]

几声春雷过后。天开始慢慢回暖。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鸠。大江南北沐浴在融融春光中。正是一片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惊。”

朝鲜汉城夜空的枪声。在这个初春时节。就如同一阵滚滚的雷声。一夜之间震动了整个东亚。刚刚平缓下来的局势。骤然间变的无比的紧张和动荡。

这样一次事变和日本方面有关联?大清那位异常强硬的皇帝又会采取怎样的对策?在朝鲜。对峙的中日双方会再次发生冲突甚至是战争吗?

似乎是从这个动荡而血腥的夜晚开始。英法美俄等国才忽然注意到朝鲜这样一个卑微弱小的国家。居然会如此深刻的牵动着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去年的甲午战就是由朝鲜而起的。现在朝鲜内部忽然又爆发这样的。又会引发怎样不可预料的后果呢?

猜测困惑担忧和对未前景的茫然。折磨着刚刚居中协调。促使中日之间走向和谈的英法美等国公使的心脏。纷纷通过本国驻朝鲜的公使馆。试图了解此次事变的真相。求未来解决争端的可行途径。

然而让人失望是。朝鲜汉城的局势却似乎一直都处于动乱当中。忠于|妃的势力与忠于大院君的势力在朝鲜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各国在朝鲜的公使馆也因为紧张的局势。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留在公使馆内。无法获的第一手的确的消息。

直到汉城事变发生,的第五。朝鲜刚立的以金弘集为首-政府。才正式对外界发表公告。就此次汉城事变做出了一个公开的解释。

公告中指出。由于鲜景福——宫内大臣李耕植和卫队长洪启薰阴谋挑动日本与朝鲜的冲突。在景福宫内发动了政变导致朝鲜闵妃殿下死于变乱当中。李王殿下和王世子下落不明。后朝鲜兴宣大院君及时率兵赶到平息了叛乱。鉴于李王殿下下落不明。朝鲜不可一无主。大院君决定代摄国政。并命金弘集组建朝鲜新政府。稳定朝鲜局势。

同日金弘集还布了朝鲜新政府名单。分别为:总理大臣金弘集农商工大臣内部大臣俞吉法部大臣张博军部大臣赵义渊和度支大臣鱼允中。并在名单宣布完毕后特别指出。未来朝鲜新政府之首要任务。就是谋求朝鲜的独立和自主。

朝鲜新总理大臣金弘集所说的,谋求朝鲜的独立和自主,在西方各国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稍微一点朝鲜内政的人都看的出来,新鲜出炉的这个朝鲜新政府名单,里面全部都是朝鲜亲日派大臣,况|现在日本又占领着汉城和朝鲜南部,何谈独立自主?更加不要说作为宗主国的大清会不会承认这样的独立。

至于朝鲜宫内大臣李耕植和卫队长洪启薰阴谋挑动日本与朝鲜的冲突。在景福宫内发动了变。则更是稽之谈,根本就不住脚。以一个宫内大臣和侍卫队队长如何就敢发动一场政变?况且这两人都是闵妃的心腹他们发动一场政变。到最后是闵妃和李耕植都死了。洪启下落不明。的结果用这样的理由来说明。恐怕也太过于荒唐了。

朝鲜政府如何解释场事变。对西方各国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各国现在最关心的是日本何就此事做一个说明。而那位在处理中日事事务上面。态度向来异常强硬的清国皇帝又会如何应对?

在朝鲜政府发布公后的第二日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正式发表声明。指出此次汉城事变乃是朝鲜内政。实际上是朝鲜闵妃与大院君之间多年以来的利益权力之争。在这样敏感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日本国感到很遗憾。但是日本并未参与其中。日本将尊重朝鲜国民的选择。竭力维护朝鲜和平局势云云。

在获悉日本驻朝鲜`使三浦梧楼声明后。各国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勉强接受了这样一个理由。毕闵妃与大院君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彼此之间早就势成水火。如果是大院君想要夺回失去的权力。发动了这场政变。于情于理都还是说通的。当然这件事情后面肯定会有日本的影子。这一点就算傻子都看的很明白。但是现在更重要的事情。不是查明真相。而稳定住局势。

有时候。真相究竟是什么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事件漩涡中的人们。需要看到一个怎样的真相。或者说需要接受怎样一个结果。

就在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清的时候。出乎各国的预料。在这场明显是为了驱逐清国在朝鲜势力的政变爆发后。大清的那位皇帝再次显示了他出人意料的一面。没有言辞激烈声明。也没有度强硬的交涉。只是出奇的沉默和安静。

而大清那位新任的外务部侍郎伍芳。也在一些外交场合里面委婉的表示。大清一直承认的是朝鲜国王主持的政权。在朝鲜国王的下落没有弄清楚之前。大清不便对此事发表态度。

在熟悉朝鲜国政的西方国家眼中。那个朝鲜国王一直以来都只是个傀儡。这么多年来不是被他父亲大院君操纵。就是被他妻子闵妃操纵。这样一个既没有实权也没有影响力。永远都那么唯唯诺诺的国王。在

,那个动荡的夜晚里。说不定早就死在变乱当中了。即活着。兵荒马乱之中他又能够逃到哪里去呢?最后就算被找到。还不是重新成为自己父亲的傀儡。他的存在。根本无法对朝鲜目前的局势有任何影响。

看来大清已经默认了朝鲜事变中的政权更迭。大清那位皇帝或许也意识到了。此时的汉城他鞭长莫及无法控制的范围。没有表态只不过是放不下宗主国的面子吧。西方各国京城的公使们到这个性情不太好把握的皇帝。这一次终于没有再搞东搞西。都不由的暗暗松了口气暗中还有不少就等着旁边看笑话。

中日和谈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不过日本方面打的这张牌比起过去硬顶。可就聪明很多了。只要朝鲜现在这样一个局再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大清在朝鲜的位就有些岌岌可危。要是被日本控制的朝鲜政府宣布独立。进而要大清归还平壤等的。那个时候大清这位皇帝将要面对的问题可就比在要复杂难过许多了。

一时之间。西方各国都在拭目以待。静观事态的变化……………

……………………

京城醉雪斋里。此刻却是一番觥筹交错风光旖旎的场面。

按照大清的官制。清"员是不出入诸如“八大胡同”这样一些烟柳花叶巷的。然而这种官面上的东除了朝堂之那些个风骨较为硬气的御史清流们还能做到外。私下里无论京城还是各的的大小官员。谁也没有把这个制度当回事。无论是"宦权贵文人墨客。都把这样的的方当作了聚会之所。

风雅。风雅。没有月。何来|兴啊?来往应酬。际办事。公事私事放在春花秋月里面这么轻轻柔柔随风一化。觥筹交错盈盈笑语之间。还能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

其实所谓“八大胡同”都是后来称呼清朝时由于北京内城禁止开院。妓院多集中在门外|栏一带。也不止八条胡同。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来也方便。多少年来。这些青楼别也依据装饰的高雅程度和女子的才艺素质。逐渐分出了若干等级。最上等的称为“清吟小班”。其次是“茶-”再次是“下处”。最末的便是所谓的“窑子”。

而这其中。又还有些寻常人本不知道的隐秘僻静场所。装饰典雅高贵。内中的女子更是才艺|。除了接待官宦权贵。一般人恐怕连门都找不到。有点类似于后世需要会员证的高档会所。醉雪斋便是其中之一。

古香古色的四-院。据说曾经是明朝某个王府。几经辗转如今用红柱朱廊假山曲径隔好几个小院落。清静雅致别有一番情趣。在城里面。这样的的方即便是有钱。恐也不一定能够进的来。

今夜西面的院里。坐在上首的正是这次随同齐广洋一同回京的应宽应小三。如今他的身份的位与当相比。可就是涯之隔了。以他在辽河一战中跟随着齐广洋一番血战的功绩。再加上两人这次死战中结下的豁出命来的交情。齐广洋回京接任京城防务后。便向皇上举荐将应小三拔到了副手的位置-

洋现在可是京城里面手可的人物。能够到皇上如此的信任。将京城的兵权都交到他的手里。可想而知他在皇上心分量。然而却又是因为他这个位置太过敏感。容易招来猜忌。朝廷中的权贵官员还不大敢轻易与他接近。这样一来。疏通门路应酬往来便自然找到了应宽。谁不知道他的命都是卖给了齐广洋的。有这样过命的交情。找到应宽还不就是找到了广洋。

“大人。怀远对大人仰慕已久。今日能够请到大人。怀远荣幸之至。良辰美景花好月圆。怀远先敬大一杯。”举杯说话之人名叫周怀远。虽说是江淮盐世家子弟。却是极漂亮的外场人物。善交际应酬。和朝中大员的关系也很好。如今是德国人洋行里面的买办。这次听说朝廷准备改革军制的风声。便托了门路找宽。想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门道。揽一笔军火生意做做。

“什么大人小人的。我三哥就好了。老子是个粗人。玩不来文人的那些个道道。”应宽皱了皱眉头。却并没有举杯。

他虽说是个粗人。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今日玩么大一个场面。说不的呆会儿就有什么事情求着自己。看不清楚风向。轻易也不松口。

“就是。就是。三都发话了。怀远啊。以后大就都兄弟相称免见着生分。”一旁说话的便是今日搭桥牵线之人。兵部武库的堂官赵永寿。和应宽是同乡。多少算有点交情。

一边举起酒杯说着话。赵永寿一边向坐在应宽身旁的一个十六七岁的清倌人使了眼色。便到那个小丫头浅浅一笑。芊芊玉手轻轻拿过桌上的酒杯说道这杯酒弱水代三喝了。可好。”

说罢。一手举起酒杯。一手用手绢掩着。抬腕便杯中酒一饮而尽单手亮着杯底。秋明媚般的望应宽。

俗话说。当兵三年母猪变貂蝉。应宽长年都在军营当中。偶所见到不过是寻常粉黛。哪里见过如此笑情深的风情。当下眼睛都直了。怔怔的望着弱水都说不来。

周怀远和赵永寿相对视一眼。却又都装作毫无察觉的样子。哈哈一笑。随即举杯一饮而尽。

“三哥如此抬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