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花心花心 > 第126章 遇人不淑(1)

第126章 遇人不淑(1)(1 / 2)

 老式101电车上,满口家乡话的大姑娘在跟男朋友吵架;小饭馆里都是开会熬夜菜色的脸;街头的大枫树下,两个花白胡子老头对坐着,看一下午人来人往……

早在1996年春天,唐春妹就和杜涛认识了。那时候,林雪在潇湘工学院即将毕业,心已如那池半月湖的秋水。那时候,唐春妹还住在姑妈家,而杜涛则住在东花坛那幢据说是杜预后人呆过的老宅院里刚刚垒起的楼上。

那楼加上最上面搭着的已经被风吹得三观不正的劣质彩钢棚子,共七层。唐春妹第一次到那楼前时,觉得连砖缝里的白灰味道都是新鲜的,而她好象能够听到银行大厦倾倒、崩溃时的那种“嘎嘎吱吱”的声响。

因为整幢楼而显得更加狭小的宅院里充满了建筑垃圾和乱七八糟的工具和杂物之类,几乎让人难以下脚。偏偏,杜涛家还养着只凶恶的大狼狗,见有陌生人进来,立马就本能而很敬业地狂吠着要挣脱铁链子直扑过来,吓得唐春妹要不是被杜涛一把抱住,非摔在那垃圾堆里不可。

“你们家楼不咋地,狗却很坏!”唐春妹说。

屁股决定大脑,屁股决定立场。站在开发商和政府的角度,城中村那些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写的急就章一样潦潦草草的楼房,其实应该叫违章建筑,或者说就是碎砖劣瓦拼凑的危房。

就连唐春妹也知道,盖大楼是需要钢筋混凝土作“圈梁”,也就是骨架的,否则就有违建筑常识。相比“圈梁”,地基更重要,不能说树有多高,根就需要扎多深,但最起码你不能像沙滩上随便插筷子那样“胡求弄”。但看上去杜涛家并没有投入钢筋,而是只管叫人用砖头小孩叠罗汉或者玩积木一般憨垒,恨不能平地直入云霄。

要不是偃师来的那伙匠人能耐大,胆子更壮,那二十几米高的单薄砖墙没准垒到一半就会像个融化了的冰糕那样瘫下来。谢天谢地,尽管杜涛家可能还没想起来在混凝土里面加上竹片、木条甚至白色泡沫塑料之类的东西冒充钢筋骨架就算祖上有德了,但以唐春妹的观察和直觉,杜涛他们家迟早房倒屋塌是肯定的了。

“你家这房子,跟你家狗一样,让我没安全感!”唐春妹后来这样对杜涛说。但杜涛只有笑笑,似乎有点尴尬和无奈。末了,又老调重弹,给女朋友画大饼说:“人家巩俐与黄和祥都结婚了,以后我带你去杭州买房,咱就住在西湖边上!”

唐春妹较真,问:“前两天你不是说民生银行开业了,可以去海南买海景房的么?”杜涛一拍脑门说:“海南太热,都有厄尔尼诺现象了!还是杭州好,峰峦叠嶂,叠嶂下面是一片美丽的大草原!”

唐春妹知道杜涛这是仿效陈佩斯的经典台词,笑了……

——因为拆迁,或者是为了出租,总之不会自个长期住,类似杜涛家这样的建筑产物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也算是中国式粗放发展的一个典型产物了。

就跟古代任何一个王朝的腐败和糜烂,都不单单是满朝文武百官的事情,而一定是全体民众的功德一样,老百姓和政府永远是匹配和般配乃至习气相投的,也永远是相伴而生的。

其实我们都是有罪的人,谁也别觉得自个伟大和无辜,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在一个互害的社会,糊弄、毛捣、欺骗、讹诈和威胁、拆台、糟践是相互的,更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就那一片片粗放的危房而言,你可以说是因为贫穷和落后的无奈、无助,更是因为强拆和补偿的不公导致的抗争,但其反映出的那种浮躁、狡黠与无所不用其极,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救赎其实很重要,可惜,在某些阶段我们总是为了利益而不计其余,一代人的悲哀由此大面积发生……

关于这七层楼,杜涛年迈的父亲是有他的算盘的,不能说如意,只能说他只能那么盘算。1995年时,估计看电视,确切说看《新闻联播》多了,老人家莫名其妙地觉得自个老宅子所在的这块地儿,迟早是要通地铁的,最不济也是市里要大范围拆迁,搞成片房地产的。

尽管即使到了老人家的大楼崛起的1996年,葛优他们拍的中国大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正火,而几乎同一时间,投资2亿美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正在北美上映,但对于洛阳这样的中国北方小城,看电影都是一种奢侈。

不过我们得承认,做梦真的是逃避现实和减轻痛苦兼摆脱暂时困境的有效方式。诸葛老贼在西城上的琴声谁最懂?当然是司马懿!那乐曲中明明白白地告诉着他,要注意用寇自重,小心卸磨杀驴,活捉了亮亮我,你老司马就是死马,就是第二个韩信!只有借坡下驴放我一马,你才能成就让子孙君临天下的宏大梦想!

在“修地铁”假说成为左邻右舍的笑谈,并被整天在巷子里游手好闲,伺机偷盗窨井盖的吴家老二揶揄成“不用咬指头和用锤子敲低囊(脑袋),都知道是在做梦”后,看过姚雪垠大部头小说的杜涛的父亲曾经闷闷不乐地跟几个儿子说,一群猪猡,正好绑了孝敬闯王做福鹿汤,惠泽广大朝鲜饥民!唉,我听说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他父母亲越老,尤其是母亲年龄越大,此人的寿命就会越短,这个可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和你们没啥差别,如果一定要找个差别,可能就是我每天都在努力想过好日子,如果你们将来指望我给你们立遗嘱,这就是最好的遗嘱……

听话听音,老人这是愁孩子们的事,觉得自个已力不从心了。人不怕老,就怕老来儿孙们的事情无着落。

那一阵子,即使招赘到老城南关王弹簧家的杜涛他大哥刚生了双胞胎儿子,也没见杜涛父亲怎么激动过。倒是在喝了杯6块一瓶的赖酒后老头喃喃道,他奶奶个觉(脚),这可是开办汇丰(会疯)银行啊……

这倒也并不意味着杜涛父亲不喜欢孩子。事实上,当年他喜得贵子时,也觉得自个是世界上最最最幸福的男人,没有之一。在杜涛大哥刚学说话时,他天天对儿子说:“叫爸爸。”儿子跟着他学,也说:“叫爸爸。”久而久之,儿子就养成了习惯,见他便说:“叫爸爸。”没办法,只有纠正,直到老大上小学时,他还天天对儿子说:“爸爸。”

因为是上门女婿,而老王家又是三个闺女都没生个带把的,从小靠打造大腿粗的弹簧起家的强势亲家,非要让两个孩子从王姓,并招呼也不打,就给俩孩子取名为:王国、王党。

但老实巴交的杜涛大哥去派出所登记户口时,估计是没按kui(规)程带瓜子、花生和喜烟之类,办事的户警大着眼睛说:“你他妈这名字,这名字起得,也忒过分了!一个就算了,两个太明显了!不中,不中啊。”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