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是资深钓鱼佬,车上带的都是各种专业的钓鱼工具。
至于张浩的话,就连业余都算不上了,随便挖几条蚯蚓做饵料,再从屋里翻出以前老爷子钓鱼用的家伙什,一马扎一葫芦一鱼篓一竿纶就齐活了。
装备虽然简单朴素,但用老爷子以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钓不在鱼而在愉!
王胖子看着他这身行头也不禁哑然失笑,“老弟,你这倒是有几分老钓翁的风范啊。”
“嘿嘿,都是以前家里老人留下的钓具,没那么讲究,反正能钓到鱼就行。”张浩一边解释着,一边清洗那个饮水葫芦。
现在天气热了,他准备等会灌一壶家里煲好的溪黄茶带过去解渴去暑。
其实家里除了老爷子,他和张传平都不好钓鱼,所以这些钓具自老爷子走后就一直放在角落里吃灰,现在都得重新拾掇一遍。
好在这个葫芦和鱼竿都是老爷子亲手制作的,被他用各种不知名的药水炮制过,防腐防蛀效果杠杠的,至今都保存得很完好。
“咦,你手里的这根鱼竿是用紫竹做的吧。”王胖子瞧见他手里擦拭去灰尘后,露出水亮皮滑,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淡淡内敛宝光的鱼竿时,不由好奇的上前拿到手里品鉴了一番,而后称赞道:“好竿!”
这根鱼竿其实是老爷子在出意外的前一年才做好的,是他特地从后面葫芦山上的野生紫竹林里,精心挑选了一根生长了3年以上的紫竹做出来的。
有鸽子蛋粗细,竹身紫黑色、油光锃亮的,据说这种竹子做鱼竿不易生虫,且耐用,鱼竿大概有三四米长,竿柄则由藤丝编织而成,显得非常素雅。
而在竹竿的细头部拴着一根尼龙线,在另一头系着一个鱼钩,鱼钩的上方十几公分处系着一根已经光秃秃的公鸡翅膀羽毛杆做的浮漂,下方栓着一个铅皮包裹着的小圆球,大概是为了便于使鱼线沉入水中。
另外在手持的部位制作加装了一个绕线轮,并且安装了过线导眼,可放线、收线,有些类似现在的抛竿。
杆子上漆后,还在握柄上端用针尖烙着“紫葫山人”四个金色铭文,字体飘逸洒脱,倒是很符合老爷子性格。
这跟鱼竿张浩记得是老爷子耗时一年多才算正式做成的,不仅卖相好看,而且还挺实用的,抛得也远,钓起十来斤重的大鱼一点问题都没有。
见王胖子对这根鱼竿赞不绝口,张浩轻笑道:“还行吧,以前老人家做这根鱼竿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王胖子手握握柄,轻轻一抖,尾端竿稍立刻发出“咻咻”声,而竿稍的每一次弹动都能清晰的传递到握柄之处,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清晰信号,让他这个资深钓鱼佬愈发爱不释手。
“啧啧,现在像这样纯手工制作的精品鱼竿,市面上至少也要几千块钱啊。”
要不是知道这是人家去世老人留下的物件,张浩一家肯定不会卖的,王胖子都想直接开口问价了,毕竟如此精品的鱼竿给张浩这个对钓鱼无爱的人使用,实在是太过暴殄天物了。
张浩当然也听出王胖子试探问价的意思,不过他只是轻笑了一声后就没有搭话了,家里现在又不缺这几千块钱,就算自己不好钓鱼,也可以留着作纪念啊,卖它作甚!
其实,当初老爷子在制作这根鱼竿时候,张浩见着新奇好玩,也嚷求着老爷子要给他也做一根好看的鱼竿,当然,目的不是拿去钓鱼,而是想拿去学校跟女同学炫耀装逼的。
可惜,老爷子一眼就看出孙子的“心思不正”,原本不想给他做的,但经不住张浩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用一根紫竹给他做了一根鱼竿。
只不过那根鱼竿只有一米多长,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迷你了,压根就是小娃子用来玩耍的玩具,顶多就能在葫芦溪里钓钓白条、鳑鲏等小杂鱼而已,但有那个功夫钓,还不如他自己直接跳下去捞呢。
最重要的是,鱼竿上面还被老爷子烙着“葫芦娃”三个金灿灿的铭文,这让他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去装逼,实在太幼稚了,所以自从做好后,就一直被他丢在阁楼里吃灰了。
脑海里回想起当初老爷子看见自己拿到鱼竿时郁闷不已的表情后,那副爽朗开怀的笑声,张浩嘴角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那时……真好!
轻叹一声,随即又摇了摇头,收起心里的怀念伤感,张浩便整理好钓具,大手一挥,“出发,钓鱼去!”
“浩叔,浩叔,我也要去。”
“我也去。”
……
好吧,小娃子们喜欢凑热闹,看见张浩拿出钓具时就在旁边眼巴巴的望着了,也想跟着去水库那边耍一耍。
最主要是吉祥把小娃子手里的蚯蚓骗到嘴里吃完后,就死活不肯开屏了,即便吓唬它也没用,因为吉祥早就被吓惯了,免疫了。
吉祥不开屏,小娃子们的乐趣顿时少了一大半,这才想着换个地方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