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如意钩 > 第二节 先生叫张三

第二节 先生叫张三(1 / 2)

 没人知道张三先生真实的名字,只是据他自己说:姓张,排行第三,除此之外连他自己都忘记了出身。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解释分明就是敷衍。可就是这样,在江湖上行走的人,一般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给一些面子。

谌嗣年不了解这些,在他眼中这个张三先生只是一个四十多岁不修边幅,身形如长槁般挺直,面色如僵尸样惨白的文弱书生,每日里只是一袭洗的发白的蓝袍,趿着脚上就快露趾的布鞋,摇头晃脑地掉书袋,而每当这个张三先生说到兴奋的地方,嘴巴上的那两撇狗油胡就上下乱颤。

当初离京的时候,兄长谌嗣永特意叮嘱谌嗣年,要给他找一个江湖上的帮手,并且亲笔写信邀请了这个张三先生,为了在苏北附近等待来人,谌嗣年特意在运河的码头上休息了三天,才见这个穷困书生带着一身酒气到船上见他,当时谌嗣年心里是说不出的厌恶。

可是,既然是兄长力荐,只得忍了下来。经过了几日的接触,嗣年发现这个张三先生却是博晓古今,能言善辩,唱诗答对,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人,这却对了谌嗣年的文人脾气。而到了南京之后,这位张三先生为了行事方便,又给谌嗣年推荐了“太行四义”入府做事,据张三先生说:“江湖上真正的顶尖高手是不屑为官府当差的,只是自己当初对他们有点小恩惠,救过他们哥四个一命,看他们的功夫还说的过去,江湖上名声也还不弱,不至于辱没了谌阁老和大公子的名声,所以才推荐过来。”

虽然谌嗣年听出他的语气中对自己并不是很尊重,所谓的礼数也只是看在父亲和兄长的面子上,但文人相轻,心里也并不怎么在意。不过当他见到“太行四义”之后,却对这四人产生了兴趣。

因为无论谁见到这四个人的时候,都会从心里感觉到江湖的气质和草莽的杀气。接触时间稍微长一些,在聊天中谌嗣年知道“太行四义”是异姓结义兄弟,二十多年前曾经在陕北、太行一带做没本钱的买卖,经常劫富济贫,护佑乡邻,后来随着年纪渐长,家室人口增多,就金盆洗手安心地做起了土财主。可是这四人豪爽的性格与助人为乐的品性却丝毫没有改变,因此江湖上的人按照他们四个人的名姓,又给送了一个雅号叫“望尘莫及”。

四义中的老大叫王博古,祖籍云南是点苍派高手,别看才五十岁出头,但是须发皆白,江湖人称白头翁,一手回风拂柳剑加上精准点穴手法独步武林。老二叫陈刚,出自金刀门,脾气火爆,侠肝义胆,据说十几年前曾经在太行山上一人独战太行群寇二十余人,凭借一口劈星刀和五虎断门刀法所向披靡,只留下一个活口,其目的是让此人为江湖传信,而他也在此战中被对手砍伤了左脸,留下一个硕大的伤疤,因此江湖上称他为“伤面阎罗”。四义中的老三,叫莫青山,平时少言寡语,但是足智多谋,并未见他显露什么武功,可据张三先生说“莫老三年轻时跟随少林高僧修习少林拳掌,但是轻浮好动,并未所成,只是在龙爪手上有一定造诣,也算是江湖上二流的好手了。”

谌嗣年并不知道龙爪手是少林绝学之一,也不明白江湖二流好手到底武功如何,只知道这个莫青山平时不说话,而一旦说出什么话来,必然语惊四座,太行四义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莫青山来指派。相比上面的三人,与谌嗣年关系最好的就是老四吉延宾了,这个瘦小枯干的汉子是象形门下的高徒,一手猴拳使得出神入化,由于年纪相仿的缘故,又因吉老四活泼好动,让谌嗣年颇感亲切,在无事闲聊时,谌嗣年总是拉着吉延宾聊一些江湖武林之事,而据吉延宾自己说,他七岁时就闯荡江湖,与王博古亦师亦父亦友,有几次他都想拜王博古为义父,可是王博古却不同意,只答应与其兄弟相称。

就是这样的四个人,却都对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猥琐的张三先生毕恭毕敬,据张三先生自己说:有一次见到太行四义被人围攻,奄奄不支,他路过时教训了那些人,从此太行四义视他为救命恩人,甘愿驱使。

这些话,谌嗣年多少有些不信,因为他看不出张三先生有什么武功,更看不出来这个邋遢、猥琐、无论什么时候都拿着一把破扇子的穷教书匠有什么本事。“也可能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的……”谌嗣年总这样想,但既然是大哥力荐,他也只能对张三先生有些些许恭敬。

而另谌嗣年对张三先生刮目相看的事,就是调查张璘贪墨案时,正是张三先生从一些账本中发现的蛛丝马迹,才得以让谌嗣年确认张璘的冤枉,而这一次,他给皇帝的密奏和给父亲的家信,本想通过亲兵护送,又是张三先生建议让太行四义亲自送达京城。用张三先生的话说:是表明自己对太行四义的重视。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