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覆灭(2 / 2)

“嗒!”

王千怡从小挎包中拿出火机点着了一根女士香烟,然后在把火机放入挎包的时候。王千怡的挎包实际上是一个信号发射器,在她打开的时候,就会发出特定地电子信号。

“行动!”

卡车内的扬声器刚一传来命令,停在路边的卡车立即发动了起来直接到鞋店门外,而走在路边的十几名穿着便衣的路人。也在同时快步冲进了鞋店,未等鞋店的老板反应过来,其就已经被冲进来的特工控制住。

冲到鞋店外的箱式卡车内则伸出了一块跳板,直冲到二楼高度,车内的特战队员即踩着钢制跳板冲上了二楼窗口处,用微声枪击碎玻璃后便跳了进去,而房间内则或站或坐着二十七名目瞪口呆,甚至于未及反应地日本间谍便在其枪口下举起了手,整个行动只用了短短地十几秒钟便宣告结束。

“你们的行动太快了!”

被铐上手铐地南田松本看着眼前的纪风说道。如此迅速的行动远远超出了南田的认知。尤其是那些击碎玻璃跳入屋内的军人。此时看着这些头戴着黑面罩的军人,南田很好奇他们是什么人。不过南田知道自己的好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看着眼前和自己一同被捕的同僚,南田明白日本耗时一年在西北建立的情报网全完了。

“……所有涉及与日本间谍合作的人全部以汉……不!叛国罪起诉!”

等这个消息等了半年!自从知道日本渗透了大量的间谍到西北之后,司马就在等待着他们被捕的消息,现在终于等到了,可是让司马感觉到愤怒的是,按照那二十七人的交待,他们在西北竟然发展了三百多名下线!这些人协助他们西北地军事、技术情报。

对于这一类人。司马除了汉奸和卖国贼之外,不知道还有其它的什么词来形容他们。这样的人只会让司马心生厌恶,尤其是那些日本派来的间谍中竟然有一多半是中国人!更是让司马恨得有些牙痒痒!

“主任,至于以什么罪起诉那是由地方检察厅的检察官决定的!”

听到主任地安排石磊正色提醒道,作为调查部的主管石磊所要做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主任曾经无数次的强调各部门不得干涉司法。主任现在可以这么说,但是作为下属的自己必须要尽到提醒之责。

在石磊的提醒下。司马才发现自己有些过了,一直以来在西北司马都是按照构建一个绝对独立的司法体系,以司法独立来确保司法的公正,之前自己说地话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主任,根据从俄国传来的情报,全俄革命委员会已经决定全面接受德国人提出的媾和接受,并向布列斯特派出了新地代表团。如果没有意外德国和俄国应会在两天内在布列斯特签字停战和约!”

石磊适时的汇报道,对俄情报工作一直都是调查部的重中之重,尽管在俄情报网现在正处于低潮期。但仍然不断的有大量的情报从汇集到调查部。

“二十九个德国师兵临城下,那些俄国人为了生存想不签订和约都不行!”

对于俄国人会签订和约司马并不觉得的意外,毕竟在历史上俄国人就签下了这个和约。只不过这一次俄国人的损失远比历史上更为惨重。

和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俄国爆发革命后的十月初,淀两国便开始在布列斯特举行和谈。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地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高加索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

乌米扬诺夫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约瑟夫、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则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阿道尔夫支持托洛茨基。

1917年11月12日,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人,赞成乌米扬诺夫主张的仅15人。最终,乌米扬诺夫地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数天后,俄政府再次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乌米扬诺夫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1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外交人民委员和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向乌米扬诺夫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乌米扬诺夫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联大举进攻。

德军用二十九个师发起进攻之后。其先头很快兵临彼得格勒城下。在这一现实威胁下。尽管俄国人已经把首都撤到了莫斯科,为了保护他们的新生政权。接受德国人的媾和条件就不再有任何意外。

“德国人只要再坚持两年,这些地方俄国人就不可能再收复!到时俄罗斯会被进一步消弱!”

看了一下情报资料上提到地德国新提出地媾和条件,司马的脸上慢慢出了笑容。

现在地德国人开出的新的媾和条件,要比历史上的《布列斯特和约》更为苛刻,至少多出了一个高加索和巴库。按照现在德国人开出地条件看,俄国人不但丧失了150万公里左右的领土和八千万人口,而且失去了在东边75%的钢铁工业和26%的铁路以及95%的石油,这一切会使苏维埃新生政权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于未来俄苏的工业化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钢铁、石油是工业之母。

不过这一次地前提是德国人必须要坚持至少两年!两年的时间足够德国人消化这些占领区,当然是俄苏社工党广义派在国内作为的配合之下!这一次不会像历史上一样,一纸空文换来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由于突厥斯坦向德国提供的数以百万吨计的粮食、矿物,增强了德国和其盟国的实力,在美索不达米亚进攻受挫后。英国政府已经决定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派出六个师从波斯北上,以解决突劂斯坦和德国之间的贸易问题。”

“英国人要对突劂斯坦下手?”

看着情报咨讯上地内容司马的眉头立即皱成了一团。现在德国之所以几如回光反照一般,实际上是因为俄国即将退出战争,使得德军可以把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而突劂斯坦去年一年向德国和同盟国出口地近五百万吨粮食解决了他们的粮食问题,他们的粮食危机已经得已消除,大量的矿物出口又使得他们的军工生产得到进一步加强,再上巴库的石油。这一切正是德国能够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原因,如果一但突劂斯坦被占领的话……所有的设想都会变成空谈。

“自由军团地德国顾问团认为英队的威胁并不大。英军的劳师远征根本不可能攻破南线的要塞以及堑壕防御体系。英队的在波斯北部面对的后勤问题甚至于比边防军在蒙古、新疆更为严重,波斯的铁路只修建到德黑兰,在波斯北部大部分地区是荒无人烟荒漠地带。没有任何公路可以利用,上千公里的补给线限制了英军的实力地发挥。半年以来,在德国顾问的指导下,自由军团已经在外里海州和波斯接壤地区原有要塞的基础上扩建了要塞,同时还在必要地区按照西线德军堑壕防御体系构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按照德国顾问团的估算,如果英国人要攻破自由军团的南线要塞、堑壕防御体系,至少需要投入十个师超过一千门火炮,即便是英国人未来抽调出足够的军队和火炮。但是恶劣的交通条件却不能保障他们的后勤。”

石磊转述了自由军团德国顾问地看法。尽管对于军事不太了解,但是作为石磊却明白后勤地重要性,这一次英国人的后勤保障会限制他们地行动和战斗力,而自由军团却不需要担心这些,俄国人修建的铁路距离前线几十公里,汽车、马车都可以保证前线部队的需要,而反观英国人尽管他们从美国购买了一千多辆卡车,用一千多辆卡车保障几万军队的作战,本身就充满风险。更何况那里还是荒漠地区,稀有少的人烟使得英军即便是食物都需要从德黑兰运输,然后再加上弹药,后勤将会是英军的噩梦。

“实际上英国人要进攻突劂斯坦德国人远比西北更为担心,德国需要突劂斯坦的粮食和棉花!在德土联军司令部甚至于考虑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从巴库抽调一至两个师增援自由军团,当然他们的建议被自由军团拒绝了。”

石磊在说话的时候眉头轻扬着,现在自由军团最大的资助者是德国人,德国人把缴获俄国的武器源源不断的交给自由军团。使得自由军团现在有足够的的武器弹药。和英国人打堑壕战抵挡英国人的进攻,如果要是依靠西北补给的话。对西北和自由军团而言那绝对会是场噩梦。

“我会通知新疆方面的部队随时准备进入突劂斯坦北部,还有再调过去几个航空联队,还有让阿格那把安西师南调,随时准备增援南线。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证英国人无法突破突劂斯坦的南部防线。”

尽管石磊的话让司马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一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做一些准备。自由军团还从来没和成建制的正规军打过仗,他在中亚横行霸道实际上都是敲打零散的俄军和武装移民。此时司马只希望自由军团能扛住英国人,毕竟西北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得罪英国人,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