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2 / 2)

在总统府司马斥责荫昌引起新一轮的排满风波后。一直告病的段祺瑞从未公开言。而现在小朝廷内务的这封哀求信却把自己推上了风头浪尖。这封信现在不仅到了自己手中。那群小人甚至还将其刊载于报纸之上。显然意在逼自己表态。

之所以至今仍然公开表态。原因很简单。华之在总统府所言为个人言论。虽言辞激进。但所述为历史事实。更为重要的是段祺瑞不愿意在此问题上与司马纠葛。而这边那些个旗贵、遗老却抱着所谓地《优待条例》那说事。

夹在两者中间的段祺瑞问道一旁刚到地徐树铮。

“又铮。你怎么看?”

“总理。司马之所以的高调排满。实际上与其信仰有关。其信仰民族主义。矛头所指除帝国列强之外。满清自是其矛头所指。不过暂时其不会有什么行动。他在总统府的回答说的清楚。但凡条件契约。义在共守。若一方既已破弃。则难责他方之遵守……总理毋需多恼。我已命人将用此言回答了小朝廷内务府。”

在对待小朝廷的问题上。徐树铮和段祺瑞的态度别无二致。一切以律法为准。如果说在西北身上学到了什么。徐段二人皆会选择舆论与法律。以舆论为已造势。在法律地框架内寻找他人弱点。痛击之。

一直以来西北之所以立足不败之地。原因就因其立于法理、道德最高点!其用所谓的法理、正义掩盖了内藏的野心。当初的田中玉是如此、后来地热河、绥远、蒙古、黑龙江、新疆、山西。再到甘肃和现在的解散议会。无一不是拿出让人无从反驳之事实。才会有所行动。

过去无人会讲究法理、道德、正义。因其无用。但是当占有绝对的优势的一方选择用法理、道德、正义去说话的时候。别人才能看到这无用之鸡肋。如果操作得当。收效甚至过十几个师。

位于鼓楼前大街原义溜湖同地和平饭店。系由西北商人投资兴建。饭店后花园紧邻什刹前海风景极佳。作为京城最豪华地和平饭店。自半年前投入营业以来。一直受到往来京城地权贵欢迎。在司马进京后。自然选择了和平饭店作为下榻之处。

和平饭店十一楼、十楼自司马下榻后。即被公署包楼的那处豪华套房。四天来一直吸引着京城各界人士关注。

“畅卿。再有五天。就到义七年庆典了!”

看着桌上地日历牌。司马轻声说道。义七年庆典对司马而言即熟悉又有些陌生。这几年。每到义庆典的时候。在西北除满街的国旗之外。红色的双十图案是常见的装饰。

先生莫明其妙地问话让杨永泰一愣。

“是的先生。五天后。即是辛亥武昌义七年庆典。亦是共和七年国庆!”

“国务院有没有什么庆典?怎么街上一点气氛都没有?”

有些失神的司马反问道。在这里好像并没有什么庆典气氛。在过去两年中。每到义庆典前一击。西北各地便开始呈现出浓浓的庆典气氛。但是在共和中国的都。司马竟然诧异的现这里竟然没有一丝庆典气氛。

“先生。您忘记这是什么地方了。这里是京师!若大的京师。就是咱们中国的京城。实际上是那群八旗子弟的城市。京城城内人口不过百万。可京旗总人口达63万余。再上几万遗老。这么大的京城。小七成地人都是前朝遗民。指往这群人庆祝双十节。对咱们来说双十节是庆典。可对这群人而言。这一天可是国丧。有些人家。甚至挂上白幡。”

杨永泰随口回答道。但看主任地脸色随自己的话越显铁青。杨永泰不禁在心里暗悔。真是那壶不该提那壶。主任本就对那些人不喜。自己还偏生来个火上浇油。

“国丧。好个国丧!很好!很好!”

司马在说话时。脸色越来地铁青起来。一国之都。逢义纪念日无任何庆典。反而会的遗民的挂起白幡。将国庆变成了国丧。恐怕在全世界。也只有在中国才会有这么一出。难怪乎在西北的报纸上会称京师这座城市“骨子里透着腐朽封建之气”。不是城市的骨子里。而是这座城市根本就是那群遗民盗居之城!

尽管心中有些恼怒。但现在显然不是恼怒的时机。火点多了。最终只会惹火烧身。现在自己都已经成了半座京城居民地眼中钉。如果……一切等等再说。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没有口实之前。绝不能妄动!在心下打定主意。司马深呼吸几口气。

“畅卿。你亲自去一趟国务院。问一下徐秘书长。国庆将至。不知中央作何庆典准备!嗯!还有。现在西北青年学生返校在即。时逢共和七年国庆庆典。为弘扬爱国之精神。司马敢请总理的批准。学生进城参于国庆庆典。以助庆典之势!以扬爱国之情!”

面前的先生由怒转平让杨永泰有些诧异。显然没想到静。不过如果能在京城检阅学生军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为元旦前的国会选举造势。虽然从数据上来看。复兴党赢得选举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但在真正赢得大选之前仍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

“这是司马提出的要求?”

徐树铮的汇报让段祺瑞一愣。自共和以来。因为南北纠葛。中央政府对双十庆典的处理都相当低调。而且更重要的是。京城里地那些八旗子弟根本不可能参与庆典。至于挂白幡之类“逆举”往往数不胜数。现在到好。司马竟然想起来在京城举行七年义庆典。

“总理。是杨畅卿亲自到国务院提出的要求。估计其是想在京城内检阅学生军!为元旦前的国会选举造势!借检阅之名。行威慑之实!”

几乎是在杨永泰提出学生军进城的参于庆典地瞬间。徐树铮就已断定了西北的用意。所谓的以助庆典之势、以扬爱国之情是假。为国会选举造势是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借那些学生军威慑京中的屑小。

“总理。毫无疑问复兴党赢得国会大选几成定局。现在仅西北登计选民高达一千六百万。选举法地种种限制使得西北享有比他省更多的优势。复兴党赢得大选之后。司马必会登上总理之位。司马中国谁不知道司马地排满倾向。现在更是被京中的部分旗人视为眼中钉、心头刺。按宣统二年民政部调查京师户口时。京城二十四旗共有正户118783户。另外还有内务府三旗共4571户。京营四郊19处旗人56536户。如果也按每丁眷属为5人推算。京城内外差不多有旗人人口9o万人左右。其中包括蒙古、汉军旗人。如果将这两类人除去不算。也约有至少67万余人。这些人占到京城人口的近七成。这些旗人的存在再因其普遍对司马存在敌意。让司马可谓是如哽在喉。京城不是甘肃。不可能任由其肆意妄为。所以既便明知那些旗人视他为眼中钉。也只能忍着。京城对司马而言可不是西北。所以他才会想假庆典之名。检阅学生军。以威慑城中旗民。上一次让西北学打残的旗人可还拄着拐杖。军队做事尚限于军律。但是激进学生冲动起来!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什么!那些旗人可被西北的学生打怕了!而司马更怕有朝一日。京城旗民给他来个民意请愿!所以才会提前准备!”

徐树铮一语道破了天机。试问有谁愿意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城市中行走。在徐树铮看来。其之所以直指清室。实际上目地就是为了打头慑群。

“民意请愿!那小子也知一向不苟言笑的段祺瑞脸上难得露出了些笑色。民意请愿是柄双刃剑。在西北他这个西北王可以轻易的裹挟民意。但是在京城……

“总理。现在京城人心先前争端而惶惶不可终日。我担心学生军冒然进城阅兵。只怕会引起民众恐慌。所以。我回绝了杨畅卿的要求!”

在说话时徐树铮的眼中带着一丝冷意。暂时的忍让并不意味着从此放弃。他司马可以利用民意。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运用民意。

原本面带一丝笑意的段祺瑞听到徐树铮的话后。脸色随即大变!

“又铮!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