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一百九十三章 革命夫妻 第三节 结婚是大事

第一百九十三章 革命夫妻 第三节 结婚是大事(2 / 2)

给我讲这段历史故事的人。也是个抗战过来的女干部。据她自己说,她最初被杨成武介绍给红军干部曾雍雅,可是她拒绝了,自己作主和一个抗战干部结成夫妇。

我再举我最熟悉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为例,1938年底结婚的: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1939年结婚的:参谋长黄寿发、政治部主任罗元发、一团长陈正湘、后来的新参谋长徐德操等等。晋察冀很有名的分别嫁给了王平、王宗槐、易耀彩的范氏三姐妹。也是在这个时期的婚姻。尤其易耀彩。

易耀彩曾当过冀察军区的参谋长,1945年8月,他和杨春甫、白文治、杨卓,带领冀察军区教导大队和警卫营,到宣化建立攻打张家口的“北线指挥部”。易耀彩为人宽厚,处事低调,平易近人。不霸道、不争功、不倨傲,在冀察干部中易耀彩有很高的威信。他留在今天冀察干部心目中的印象、人缘、名声都很好。

据记载,易耀彩曾“反抗了组织包办的对象”,自己给自己找到了对象。范氏三姐妹,大的两个不用说了,上面提到了。都已经名花有主,只说这最后一个的小姐妹。据说,“组织”上原本给易耀彩物色的对象,是一个医生。医生去“相亲”,拉着范家三妹一起去。为的是作个伴。不想相亲回来,易耀彩没有看上这位医生,却看上了陪着去相亲的伴娘。最后的结局大家都想得到,“组织”出面做工作,范家三妹成了易耀彩夫人。

第二次结婚高潮是在抗战胜利前后的1945-1946两年。八年抗战胜利到来,人们欣喜若狂,受到抗战胜利的鼓舞,解放区、还有日伪统治区、国民党统治区的大批男女青年聚拢到我党的大旗下,于是相当部分的我党的党政军干部有了又一次大规模结婚的机会。

这部分干部因为数量很多,我不举例了,只要看到那些在1946-1947两年出生的孩子,我就知道是一个个的“抗战胜利婴儿”。他们的父母,一准是抗战胜利的那年结婚的。我熟悉的干部,包括一分区干部、冀察干部、华北步兵学校干部、平津纠察总队干部里面,抗战胜利那两年结婚的干部有许多人。

第三次结婚高潮众所周知,是在我党取得全国政权的1949年。那一年,全国大中城市的青年学生一批批走进革命队伍、特别是军队,这给了那些中共党政军各级领导从容不迫的挑选新配偶的一次绝好机会。包括以前经历过那两次结婚高潮的干部在内,这一次再次结婚,史上称这些干部的再次结婚行为是“换妻”行动。

这种发生在全国解放初期的领导干部“换妻”行动,毫无疑问是一种当年的腐败行为——“喜新厌旧”。这些干部将原来一起吃苦患难的“糟糠之妻”甩掉,换上城里人“学生妹”,所以受到毛泽东等许多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的强烈谴责。

这老故事的叙述中,有的人对婚姻关系要经过“组织”的批准感到不解。又不是发展入党,又不是审干,干嘛搞得那么严肃认真?

这里面有个背景情况,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就是在抗战胜利那年,由于“组织”上对干部婚姻问题的过问和干预,一些男女干部难免会已经有了婚姻记录。虽然有的干部本人会提出异议,不接受“组织”的这个婚姻安排。但在这之后的婚姻关系,还是要在“组织”批准后确定更好一些。要“组织”批准的目的,是为了起到一个类似今天的“公证”的作用,确认“这个干部并非已经有了配偶”,他(她)绝对不是“有妇之夫”或“有夫之妇”。

对一些谨慎的干部来说,这一步手续,非走不可。否则,将来有麻烦你说不清。比如,说你“夺走了谁的老婆”之类。

在对晋察冀抗战史的研究中,我收集了不少八路军干部的婚姻状况。我党干部、八路军干部,不都是圣人,有时的干部关系中的夫妻关系和两性关系是很混乱的。众所周知的,李锐、范元甄夫妻和邓力群之间的三角关系,属于特例,没有类比的可能,所以不计。但“和别人的老婆”结婚的事情不是没有,这些真实的事例今天是不好拿出来讲的。人家的孩子都一把年纪了。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