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墟(1 / 2)

 归墟

与西部直通天庭的巍巍昆仑山相对应,《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了在"渤海之东"的茫茫大海上还有一个无底之谷。它有一个极富象征性的名字,"归墟"。

根据神话的说法,世界上、宇宙间各条河流,甚至连天上银河中的水,最后都汇集到这原始而神秘的无底之洞里。但归墟里的神奇之水,并不因此而有一丝一毫的增减,因为它是汇通上层宇宙(天庭)和中层宇宙(大地)的心脏。归墟与昆仑分别位于中原地带的东方与西方,这一鲜明对比,实在令人惊异。它们的象征含义,我们今天尚未完全清楚。事实上,对它们的解释目前多从地形方面着眼,尚未从古代中国原始灵魂的角度予以探索。

[编辑本段]文献记载

《山海经》提到归墟是"少昊之国",而少昊的神格尽管复杂多变,主要则是东方夷人鸟图腾部落的百鸟之王。他有"金神"的成分,但以"海神"为主。特别是在仙话化的神话中。晋代人所叙说的有关少昊诞生的事迹很能说明问题。相传,少昊神的母亲皇娥,在穷桑的沧茫海面上,遇到了"白帝之子"(白帝正是金神)。他们"泛于海上","游漾忘归",过着超乎人世又入乎人世的生活,结果生下了少昊。(参见晋.王嘉《拾遗记》卷一。)

金神位于西方,而海神则位于东方,于此,少昊神格的二重性已有所透露。在神话地名上,这些二重性同样有所表现:昆仑之墟和归墟的"墟"字,义正相反。《说文解字》释墟为"大丘也",这是墟的原始义,与昆仑之墟正相契合。但墟还有"大壑"(即大山谷)的含义(见《康熙字典》)。这些二重性、乃至多重性,正是中国上古神话从字里到行文,从情节到角色的普遍特征。

最新小说: 龙族:从日轻归来的路明非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季汉北地王 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华娱之从2000开始做演员 一人之下:我既一人,重振唐门 诸天:从武动开始当剑圣 地窟求生:我能看到隐藏奖励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掌门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