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翔 > 九政局的变换2

九政局的变换2(2 / 2)

次日,赵立即公布了汤思退通敌的罪行,并交由三法司审理。一国宰相竟然私通敌国,满朝都被震惊了。参知政事陈俊卿立即上书,称“汤思逸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观其所为,多效秦桧,盖思退致身,皆秦桧父子之恩也。”

马上又有谏仪大夫王大宝上书弹亥“王之望,尹穑专附思退为鹰犬,以成奸谋,皆可斩。”

紧接着又有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书,论汤思退,王之望,尹穑等三人奸邪误国,招致敌人,请速斩之以谢天下。”

一时之间群愤激扬,就连几个原来依附汤思退的大臣也上书斥责汤思退为奸邪。大有墙到众人推,再踹他几脚的意思。钱瑞礼更是慷慨上书,要求将汤思退处斩。

不过最后赵思虑再三,还是免了汤思退的死罪,只是将他免职,流放永州。孙造下狱,被判发配郴州充军十年。将尹穑调任两浙措置海道,王之望出知福州。将京官调到地方上去任职,也是大宋惯例的一种处罚。

而钱瑞礼满心以为自己可以取代汤思退出任宰相。指使党羽上下活动。谁知殿中侍御史唐尧封上书称:钱端礼为皇室连姻,不可任执政。陈俊卿也称本朝无以戚属为相,此惧不可为子孙法。结果赵顺水堆舟除钱瑞乱资政殿大学士、提举德寿宫兼侍读,改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府。

仿佛是巧合一般,就在赵刚处理完汤思退一党之后,立刻接到建康都督府的禀报,金国大军以经撤走。在边境只留下了十余万人马驻守。而且防线整体后撤了二十里。北方的大患终于消除了,这些天来压在大宋朝庭的一块大石终于搬开。赵接报大喜道:“议和不成,乃是天意。”

由于一下子罢免,外调了好几位大臣,朝中忽然一下子出现了一个权力的真空。赵于是任命虞允文为尚书左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任枢密使,起用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梁克家为尚书右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然梁克家意见与虞允文相左一向反对北伐,不过不让一方势力独大是大宋开国以来的一惯传统。而且梁克家主张加强边守,以防金兵入侵。并且还为治理国家提出过一些好的建议,并不像汤思退那样主张割地救和。因此任用他为宰相,虞允文也没有意见。

然后虞允文又堆荐刘珙为同知枢密院事。对此赵也接纳。这些任命基本上都有引起多大的争议。

但接下来赵又下诏。任命龙大渊为参加政事,曾觌为礼部尚书,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龙大渊,曾觌都是赵为太子时的近臣,而张说本以父荫入仕,后因娶高宗吴皇后之妹,遂也成为赵的近臣,赵对他的信任仅次于龙大渊,曾觌。其实赵早就想重用这几个自已的近侍。只是一来朝中大臣都反对,二来一时也没有空闲的职位。现在正好是个机会,于是一下子把这三个人都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但这一系例的人事安排一公布,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轩澜大波。谏议大夫刘度立刻上书称二人潜邸旧人,待之不可无节度。请赵收回成命。赵不从,仍然坚持已见。刘度又上书言:“臣欲退之,而陛下进之,何面目尚为谏官?乞赐贬黜。”中书舍人张震,殿中侍御史胡沂也都上书直言,不可任用这三人。而给事中金安节、周必大二人甚至将赵的任拒受不纳,封还录黄。

赵对自己的任命受阻,也十分气愤。立即下诏夺刘度言官的职位,改权工部侍郎,张震,胡沂都被寻外放罢。金安节、周必大见状,也上书求去,赵也都批准下来,又将这两人外放。

不过这一下子更激起了众大臣的义愤。著作郎刘夙上封事称:“陛下与觌、大渊辈觞咏唱酬,称字而不称名。为宰相,易大将,待其言而后决。严法守,裁侥幸,当自宫掖近侍始。”监察御史龚茂良亦言:“水至阴,其占为女宠,为嬖佞,为小人,盖专指左右近习也。”

赵想到自已只重用几个潜邸旧人,竞然会遭到这么多人的反对的,于是在次日朝会上当众宣谕众大臣,称:“三人皆潜邸旧人,非近习比;且俱有文学,敢谏诤,杜门不出,不预外事,宜退而访问。”

龚茂良立刻出言道:“德宗不知卢杞之奸邪,此其所以奸邪也。大渊、觌所为,行道之人能言之,特陛下未之觉耳。”接着待御使李衡,右正言王希吕也都出来谏阻。结果惹得赵勃然大怒,索性将刘夙,龚茂良,李衡,王希吕四人全都罢免了。

结果这一举动更激起了满朝哗然。连参知政事陈俊卿和同知枢密院事刘珙也上书称自已不耻于同龙大渊,张说之辈共事,而求外放。而另一位新任的宰相梁克家也上书劝阻。这几个都是执政大臣,赵可也不敢像对待其他人那样把他们罢免了事,只好暂时不置可否,就这么拖着。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