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翔 > 十一新君登基2

十一新君登基2(2 / 2)

不过太子登基的诏书只发放两湖、两广、京西、江南西之地。因为目前朝廷能确定传达诏令的地方也只这六路之地,福建以被赵恺所占,而四川又离得太远,消息不通,现在也不知通情况如何了,因此只能先称帝,再通知。潭州附近的地方官员纷纷赶到潭州,恭贺太子继位,路远赶不来的也派来了使者。就连赵忱也被赵倩如接到了潭州。杨炎是在十四日才到达潭州,总算是赶上了太子登基的日子,连受命坛也早己经筑好了。

到了潭州以后,杨炎才从杨沂中和赵倩如那里得知了太子急于称帝的始末原由。杨炎对太子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像,但对赵恺更是没有半点好感,相比之下,还是更能接受太子继位,而且杨炎也知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道理,对太子急于登基的心里到也能理解。

第二天,聚集在潭州的文武大臣,以及宗室子弟等人都云集在湘水边的受命台前,各按班列站好。只见受命台分为三层,总高两丈,长六丈六尺,取六六之数,宽各为八丈一尺,取九九之数。整个台子是用土木青石混拼而成,在短短十余日之内,就能修筑这样规模的楼台,到是不易。而且每层都插满各色旗幡,台阶上都铺着大红地毯,守卫的士兵、内待和宫女、彩娥都身着锦衣,两侧还有人演奏钟鼓乐器。钟鼓齐鸣,乐声不断,到也十分热闹。

杨炎看得却微微皱眉,登基称帝当然是一件大事,但筑坛受命却只是一个形式,现在却弄得这么铺张,若是在太平时期到也罢了,但正是非常时候,应当一切从简才是,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这时吉时己到,太子赵惇立刻登坛受命,先拜祭天地,诏告祖宗,然后由赵构亲自为他加冕,穿上龙袍,坐在龙椅上。台下的众大臣、宗室、士兵都拜倒在地,对着台上端坐的赵惇三呼万岁,登基的典礼才终于告以结束。

接下来众大臣簇拥着新帝赵惇回到临时的行在,赵惇下旨,先将潭州改为天临府,为临时行在,立李妃为皇后。立段燕珠为贵妃,太上皇又赐了一名姓黄的宫女给赵惇,也一并立为贵妃。赵月如和赵倩如也都升了一级,由公主成为长公主。赵忱乃为信王。并追谥先帝赵昚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并待击败金军之后,再为孝宗发丧。

封完了宗室之后,然后就是加封各位文武官员,几位执政大臣仍然未变,还是以陈俊卿、梁克家为左、右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加封陈俊卿少师,赐爵魏国公,梁克家少傅,赐爵仪国公,以韩彦直为枢密使,加封太子太师,赐爵宜城县开国公。以史浩、龙大渊为参知政事,各加封太子少保,洪适、刘珙为枢密副使。

又以叶颗为吏部尚书,曾觌为户部尚书,周葵为礼部尚书,胡铨为兵部尚书,范成大为刑部尚书,汪应辰为工部尚书。陈良翰,龚茂良为御史中丞,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张浚之子张栻为左正言兼翰林学士等等,其他大小官员,每人各加一级。这样一来,临时朝廷的各项机构也都基本建立起来,大宋的行政机构终于又可以正常开始运行了,这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当务的问题自然是金军南侵。封赏完毕之后,赵惇立刻招集几位执政大臣,一起商议如何抵抗金军的进攻。龙大渊率先提出,现在应与金国议和,两淮、两浙之地都祓金军占领,不妨都割让给金国,做为议和的条件。

但立刻遭到陈俊卿、韩彦直、刘珙等人的强烈反对,陈俊卿甚至还抬出先帝赵昚来,声称:“先帝一向力主抗金,金人入侵之际,不惜以死守社稷,也不与金国议和,如今尸骨未寒,陛下怎可违先帝之意,就与金国重开议和呢?”

这顶大帽子果然十分厉害,大宋一向标榜以孝治天下,无论赵昚的做法是对是错,但是现在是人死为大,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轻易更改的。陈俊卿这样说了,连龙大渊都无法反驳。htt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