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翔 > 十六弑君1

十六弑君1(2 / 2)

就在当年,钟相战死,教众拥立钟相的长子钟子仪继任教主之位,但当时钟子仪年纪尚轻,教中的一切事宜都由当时的光明左使杨么主持大局,杨么颇有智谋,凭借洞庭水域,占据一方,并且不断扩大势力,宋朝派出数次大军征剿,都无功而返。摩尼教势力最大的时候,东起岳阳,西达枝江,北自公安,南至潭州的管界之内,全都成了他们能控辖的地方。

直至绍兴五年(1135年),眼见摩尼教的势力越来越大,而这时金国暂时停止了南侵,宋金边境以略为平静,因此朝廷才做出决议,调岳飞出兵征剿洞庭,平定摩尼教。结果岳飞出兵到了洞庭湖之后,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连战连胜,教众黄佐、杨钦等人纷纷投降,十几天的功夫,就连破叛军数寨,人马一直攻到钟子仪、杨幺等人大寨所在的龙阳县江水北岸。

钟子仪见大寨被宋军包围,大势己去,自知难以幸免,而自己目标明显,恐怕难以逃脱。于是将摩尼教主之位传于其弟钟子昂,并命钟子昂率一部份教徒突出重围,逃到广南境内,暗中招收信徒,传播教义、等待时机再度起事。同时也知道,仅靠聚集百姓起事,不过只是乌合之众,一遇到岳家军这样训练有素的官军万难抵挡,想要成大事,必须掌握一支官军队伍才有把握。因此提拔李道为摩尼教光明右使,并传给他摩尼教的最高绝学“乾坤大挪移”,并指使他设法混入官军之中,成为摩尼教在宋朝内部的卧底。侍机掌握兵权,好等摩尼教再度起事的时候,在朝廷内部接应。

随后岳飞大举进攻龙阳县江水北岸大寨,钟子仪自刎而亡,杨么被擒亦被斩首,摩尼教在洞庭叛乱也被岳飞彻底平定下去。而李道仗着一身武功,暗中逃出洞庭湖,几经转折之后,先投靠流寇李横的部下。岳飞平定了钟子仪、杨么之后,接着出兵征剿李横,李横不敌岳飞,领军败走,投奔到张俊部下。而李道却趁机脱离了李横,转而投降岳飞,在岳飞部下为将。

李道投到岳家军中之后,为人处事到也小必谨慎,中规中距,生怕露出与脚,但跟随岳家军到也打了不少胜仅,因此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得到升迁统制,能够自领一军。但在岳家军中算不上什么突出的将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岳飞死后,田师中接任岳飞的位置,出任鄂州御前驻军都统制,岳飞手下的几员名将、张宪、董先、王贵、牛皋等人都不得善终,唯有李道却没有受到多大的牵连,反而还能够继续在田师中手下为将,仍可以自领一军。

而且过了几年的官宦生涯,也使李道学会了不少官场的钻营奉迎之道,加上他一直上下运作,左右逢源,随后的十佘年中,官职居然还一路晋升到了遥郡承宣使。在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李道奉命讨平了屡次骚扰南方诸省的猺人杨再兴(与岳飞部下战死小商河那个杨再兴同名)。李道也因此功获得“落阶官”的奖赏,从遥郡承宣使一下子升成正任承宣使。又在绍兴三十年(1160年),李道又接替刘锜,出任荆南府御前驻军都统制,终于成为手握兵权,独当一面的主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出兵南侵,宋金主力于采石展开大战。而李道也率军在茨湖击退了金兵渡河之师,打了一个小胜仗,也由此功晋升为庆远军节度使。

又过了几年之后,在李道的运作之下,女儿李凤娘也被选为太子赵惇的正妃,而李道随之也被调入临安朝廷,出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成为杨沂中的副手。

进京之后,李道心里清楚,杨沂中年事以高,在殿前司都指挥使这个位置上不会待太久,因此一心想着几年以后,能够接替杨沂中的位置,执掌殿前司的人马,这样就可以控制整个临安的人马。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武将出身,并无突出的战功,又是父凭女贵的外戚身份,执掌兵权有违大宋祖制,而且也难免遭人嫉妒,必须在朝中结识几个大臣,以为内援,才能保证自己的官位长久,因此在临安为官其间,李道经过观察、分析,和龙大渊、曾觌、张说等人识交,成为一党,相互呼应。

时间这一晃就过去了近四十年,而在李道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仕途同时,钟子昂也带领着摩尼教其他的人员在广南隐藏,暗中传教,招收信徒,不断集聚力量,准备适机再度起事。而在这些年中,由于一直没有适当的时机,因此这时李道也没有主动和摩尼教联络,都是钟子昂当李道单线连络,一般一年也只连络一回,只是保持双方的连络畅通,并没有其他事情。而李道的真实身份也只有两个儿子和女儿李凤娘知道。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