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翔 > 七十五胜利之后的建康(三)

七十五胜利之后的建康(三)(2 / 2)

所谓荫补,就是指官员子弟可以依据其父辈的官职,或者是后妃的亲属人等不通过科举考试而直接得到入仕的机会,虽然荫补的官职大多是一些虚职,闲职,即使是出任职事官,也不能担任知县、知州一类的地方主要长官,但毕竟是进入了官场,由其是对有些纨绔子弟来说,如果参加科举,也许一辈子也考不上,那怕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官。而且得到荫补的,都是官员子弟,有父辈的提携,将来也未必没有机会。

这本来是作为皇帝对大臣,由其是有功大臣的一项施恩政策,但到了真宗一朝时,荫补却有呈泛滥的区势,毎年因荫补受官的可以达到数百人。一般在朝中,任学士以上官职,在二十年內,其兄弟子侄因荫补为京官的就可以达到二三十人,而仅逢朝廷大礼典,宰相一次就可以荫恩十余人,而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虚职,闲职,每月照拿一份官俸,却没有一点实际的差事,完全都是靠朝廷养活。

宋朝的三大积弊之中,就有一条是冗官,而荫补泛滥就是造成冗官的原因之一。

在宋仁宗庆历新制中,就将荫补制度做为一项重点改制的项目,主持庆历新制的范仲淹综合了大宋开国以来,特别是宋真宗以后的各项荫补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官员荫补制度,能够有效控制荫补官员人数,达到遏制官员数量曾涨过快的目地。但因为庆历新制只实行了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尾,无疾而终,因此这项官员荫补制度实际上也并未得到真正执行。

随后在嘉佑、熙宁年间,宋朝又不断调整荫补制度,但大多都是制标不制本,荫补官员泛滥的局面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直到靖康年间,冗官始终都是宋朝的一大积弊,难以根除。

虽然现在大宋刚刚只复国两年多,冗官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显露出来,但如果继续这样放任不皆下去,迟早有一天还是会形成新的积弊,因此在现在就必须加以预防。因此荫补制度就成为赵忱这次改革官制的另一个重要制度。

新的荫补制度基本沿用了庆历新制制定官员荫补制度,极大的减少了荫补受官的数量,级别。但做为一种补充,新的荫补制度规定,除了规定的荫补受官的数量之外,如果为朝廷立下大功,可以酌情增加荫补的人数。

其实对于这两项改制,除了朝中的几名有见识的大臣之外,大多数官员,由其是中下层官员都是不原意的。因为这两项改制无疑将大大损害他们自身的现实利益。但一来几位执政大臣都还算是有见识,明白赵忱这个举动的良苦用心,因此基本都支持赵忱。而另一方面对西夏的战事胜利也使赵忱的威信大增,虽然仗是杨炎在打,但赵忱是从头到尾最支持对西夏作战的,因此在群臣的心里,对这个年轻的皇帝也不甴多了几分敬畏之心。

而且从道义上说,不支持这两项改制的官员也确实找不出一个适当的反对理由来,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以后没法再混日子了,或者不能提携后辈,这个理由是无法说出口来的。而庆历新政是甴范仲淹提出,因此不用从道义上去反驳新政,只要把范仲淹打倒就能解决了。但这一次是皇帝本人亲自提出来,除非是造反,否则谁还能说皇帝不对吗?

因此这两项新的制度一经宣布,虽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但也都无关紧要,基本是也不能阻止这两项制度的实行。

不过赵忱接下来又下诏宣布了一项决议,到是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赞同,那就是重开科举。科举历来都是大宋选拔人材的重要手段,而且经过了两年多的休养生息之后,民众也渐渐恢复了稳定的生活,重开科举的条件也以经成熟了,因此这份诏书一下,整个大宋都齐声称赞皇帝英名。

这一系列的人员、制度调整之后,大宋又重新开始新了进程。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