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八七章 淞沪之战 二

第八七章 淞沪之战 二(1 / 2)

 多时的阴雨天气终于在午夜里清朗起来。夜空中虽然阴云散后,但由于是月初,天上没有月亮,视野所及仍然是一片昏暗,幸好在星辉之下,夜色中的景致大约可辨。

高旭下了明月号,走上与李元胤会面的地点。由于不让李元胤的身份曝露,高旭对于这次会面做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在深夜子时,约定在黄浦江畔、上海滩上的某个隐密-处。行走了三百年前的上海滩上,高旭已收拾初到之时的情怀。

为了保证高旭的安全,安排会面细节的邬含蓄不敢大意。但为了保密性,又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减少护卫人员。不过,会面地点就在上海滩的滩涂上,停泊在江岸的明月号举目可见,要真是有了意外,援兵转眼即至。

在前方,邬含蓄领着情报处的几个精练干员在滩涂上开路,在后方是以丹泽尔为首的十数名黑奴卫队。高旭则是被护卫在中间,在他的身边,还有当初那个李元胤在嘉定城救下来的张氏女子。

这个张氏容貌清丽,大约是出身商家,帮衬过家族的生意,见过世面,行止不像小家碧玉一般楚楚生怜,眉间倒有点难得的果敢。想想也是,身为一个弱女子,能在嘉定屠城之中幸存下来,而且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也没有在高氏的护佑下安乐一生,而是筹借资金,独自开个小布店谋生,还接济了几个屠城之后幸存的嘉定孤儿,端的是自尊自强的性子。

那张氏期待地瞧了一下前方,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思绪。说起来,那个李元胤当初虽然没有参加屠城,但身为嘉定屠城元凶李成栋的义子,他也难辞其咎。但这张氏蒙难时的贞节与性命都这他所救,这使得感恩之心与破家之恨交织地折磨着她。

在火把飘摇不明的光线下,神不守舍的张氏一脚踏空,差点绊倒。高旭见罢,下意识地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免得她摔一跤。接着高旭又想到男女授受不亲,如此拉了她一把,按明代礼制算是失礼。不过,那张氏倒没有一般女子的扭捏,站稳身形之后,落落大方向高旭行了一礼,道:“谢谢高大少爷。”

“不客气。”

高旭又笑道:“夜路不好走,小心一些,别再绊着了。要是你哪里磕了碰了,到时小李将军可饶不了我。”

张氏听了高旭的笑语,心情却没有变得轻松,她只是伸手看了看手掌上当初被清兵施暴时钉在木板上遗下的创伤,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哪里不磕过,哪里不碰过?他要是嫌弃,又何必等到今日?只是他身上负着累累血债,又凭什么来嫌弃小女子我来着?”

望着她脸上爱恨交织的神色,高旭只是无语。

“大少爷,我该来么?”

隔了一会儿,那张氏突然问道。

“不该来么?”

高旭不置可否地应道。

张氏抬眼望了望高旭那漫不经心的脸色,转过头,一边走着,一边凝望着远处的夜空出神。

∶∶∶∶∶∶

一行人走了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小李将军,别来无恙?”

李元胤早就到了相约地点。高旭走到李元胤的近前,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立在火光下静候的李元胤戴着一顶浅色的帽子,盖住了那满式金钱鼠尾的发型,那俊朗的脸上游离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阴郁之色,大约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种矛盾折磨所至。

李元胤颇为拘谨地行礼道:“末将见过督帅。”

对于差不多是同龄人的高旭,李元胤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他本为儒家子弟,读过圣贤书,心中自有一杆忠义的秤,当初随养父李成栋降清投鞑,剃发易服,实非他的本意。在嘉定被俘时,李元胤本存了求死之心,以赎其父屠城之罪,但高旭要他做内应。

于是,在桃丰坞,正是由于他的接应运作,富喇克塔的一千蒙古兵才全军覆灭。经过桃丰坞一役,他算是彻彻底底被高旭绑在同盟军的战车上了。而且因为上演苦肉计,差点被邬含蓄一箭要了小命。也凭此一役,他获得了同盟会一星勋章。

但这不是他李元胤想要的生活。

他想割掉脑袋瓜上那根难看得要命的老鼠尾巴,堂堂正正地做人。

但高旭想的是如何扶他上位,只有李元胤在清军中的地位越高,获取的情报价值就越高,他赋予同盟军的利益也就越大。

见过高旭之后,李元胤看着随之而来的张氏,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那个张氏平日也落落大方,但在李元胤面前,只是矜持地沉默着。

在见面地点的滩涂上,李元胤架好了两座帐蓬。他先让心腹亲兵把张氏请到右边的帐蓬歇着,再亲自与高旭到左边的营帐内议事。

在烛光下,李元胤看过高旭递过来的战术计划书,先是沉思了一阵,然后放在烛火上,看着书页化为灰烬。

要说起来,高旭身边缺一个能掌控全局、制定战术细节的参谋团队。

在同盟军中,徐玉扬、罗子牛、项真达重在悍勇与突破,何常则重在坚韧与死守,皆非谋将;极具将帅潜质的徐鸿用兵过正,太过追求用正面决胜来一战定乾坤;同盟舰队的主将史战用兵过奇,海盗风格过重,而且只擅长于水战;邬含蓄是个阴谋家,锦衣卫出身,只长于情报刺探这些专业领域;绍兴师爷鲁无巧虽然有狗头军师的潜质,偶尔会有闪光的点子,但终究摆不上台面。

另外,高氏家主高老头除了绞尽脑汁地寻思打造大型风帆战船“新同盟号”之外,别的事一概不管了,年纪大了,也没精力去管了;沈廷扬重在出色的政务与后勤能力;顾炎武是个思想家、启蒙者,重在同盟会的宣传工作;至于陈子龙、孙兆奎这些文人,更不要指望了,除了能赋词呤诗,以及一颗忠义拳拳的心,史书上并没有表明他们会有什么军事才能。

让高旭比较神往的是智勇双全的阎应元,战前规划要是很得到他的意见,肯定能做到拾遗补缺,但他身陷江阴。

而这个李元胤心思缜密,行事当断则断,当初在桃丰坞之役中,他的临场发挥给高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在高旭的计划中,李元胤将是淞沪之战中至关重要的暗线。所以,高旭在战前特地与他见上一面,并且把大致的作战计划给他参详,征求他的意见,寻找其中的疏漏之处。

李元胤深思之后,道:“在吴淞城下,满清贝勒尼堪有三千多满蒙旗兵,最为精锐是他的本部镶白旗白甲兵,而且他本人也是有名的悍将;除之以外,还有满将阿哈尼堪的一千多满清兵,以及蒙将马喇希的一千多蒙古兵;其它还有靖南伯黄得功的部将田雄、马得功统领的三万多绿营军,以及末将驻扎在上海的三千多人马,再加上嘉定守将土国宝的二千多人马,总共将近四万多绿营兵。接常理来计,八旗铁骑的战力十倍于绿营兵,三千旗兵就相当于三万绿营兵。督帅,你是想用同盟军第一镇徐提督部的一万二千人马决胜尼堪部相当于七万多绿营兵的战力?!”

将要奔赴淞沪战场的当然不仅仅是徐玉扬的第一镇,还有旭卫镇以及同盟舰队的配合。不过,第一镇作为迎战的绝对主力那是肯定的。

高旭不理李元胤的疑问,只是问道:“作战计划如何?”

“分敌集已,各个击破。此计甚好,问题是,除了末将以及土国宝只有数千人马之外,其它人马怎么分都有与第一镇可堪一战的能力。比如田雄、马得功,其部各有一万多人马;尼堪、阿哈尼堪以及马喇希三人各统有一千多精兵,相当于各自拥有一万多绿营兵的战力。就算能分敌之后,面对同等战力,徐提督的第一镇能做到五、六次的连续击破么?”

李元胤又道:“对于第一镇徐提督的赫赫威名,诸如江阴小石湾大捷,末将素有耳闻。但是第一镇在常熟之战中受到重创,八月份在崇明整训,九月份在浦东扩编,十月份就要对决三千八旗铁骑、三四万绿营军?督帅,这相当于一比六的兵力对比,兵力实在相差过于悬殊啊。”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