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五百一十四章 搞砸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搞砸了(2 / 2)

校长跟教委的人听得也是不住点头,觉得郑经表现的不错,算是完美发挥。

可是两人偷偷看潘森一眼,却见潘森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只是跟课堂里的其他学生一样,端正坐着,时不时会做下笔记。

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什么。

无奈之下,校长跟教委的人只能继续等待,等待下课之后再询问潘森的意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课堂就来到了尾声。

郑经见时间差不多了,轻轻合上课本,准备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番收尾结束语背出来。

他相信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必然能够得到潘森的认可。

“诸位同学,《呐喊》一书包含了多个短篇集,而我们想要真正了解这篇自序,就必须要将所有短篇都读透。从1918年的《狂人日记》到1922年的《社戏》。作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

正如古语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旧(www.hao8.net)社会愚民政策是鲁迅先生所极力反对的,也是跟国际思想所相悖的。‘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鲁迅先生既是要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也是为了给先行者们鼓劲,给他们慰藉,告诉他们:鲁迅与他们同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篇写于94年前的章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大意义,督促着我们为了正义,为了公平而呐喊。鲁迅先生,与我们同在。”

哗啦啦!

在校长的带头下,整个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六班学生一个个神情激动,好像真的被郑经的讲解感染了一样。

全班都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感动中。

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就是潘森。

潘森听了郑经最后一段结束语,似乎觉得哪里不对。眉头紧皱,不停在纸上写写画画着什么。

看到这一幕,校长的心不由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果然,接着就见潘森缓缓举起手来,示意发言。

“潘森先生,您有什么高见?请讲。”郑经讨好的道。

潘森站起身,道:“高见没有,但是郑老师刚才的话里有一处低级失误,我觉得有必要指出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原句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照郑老师的讲解,那就是‘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也符合郑老师前后语句意思的衔接,对不对?”

郑经茫然的点点头:“对。”

这句话确实就是这么理解啊,潘森先生怎么就对这话质疑呢?

潘森摇摇头,道:“其实这句属于严重被误读的一句古语。春秋时代的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章,便要再经过一个断句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而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结合上下跟孔子的一贯思想主张来断句。正确读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那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而不是当做愚民的语句来错误理解。”

“……”郑经懵了。

“……”校长也懵了。

“……”教委的人更懵了。

他们没有想到,这么一句晦涩的古语竟然被一个外国人指了出来,还当着这么多的学生面。

他们也没想到潘森对于华夏化的了解竟然这么深厚,连这种古语的误读都知道。

只是被当众指出错误的郑经,还有希望在潘森先生的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吗?

似乎,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潘森先生坐下来,正摇着头收拾笔记,准备离开教室。

好好一堂课,竟然被一句无心之语给搞砸了!

郑经此刻想扇自己巴掌的心都有了。好好的加什么古语,这不是自作孽不可活吗?让你装比,让你装比!

最新小说: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吻红眸!揽细腰!冷欲魔尊太会撩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 战神之帝狼归来 女友抑郁症跳楼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