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一千一十章 抱歉,已经满了

第一千一十章 抱歉,已经满了(2 / 2)

顾衷德在国内学术圈这么多年,还能不清楚那些人的德行?当即猜出了原委。

以他对王庸的了解,当然也知道王庸不会委曲求全。

这一点,王庸跟王鸿瑾倒是很像,不愧祖孙俩。

“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其实那些人也都是想要找个能够带他们奔行千里的骥尾而已。我何尝又不是跟他们一样的青蝇?不同的是,我这只青蝇得到了你这匹千里马的同意,可以附之其。而其他人没这等福分喽!”顾衷德自我调侃道。

“顾爷爷,您可别这么说,我担当不起。”王庸赶紧道。

“有什么担不起的,当年你爷爷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可是你还傲。当初我遇见他,被他一顿好损……”顾衷德微笑着,开始讲述起跟王鸿瑾相遇相知的时刻。

而王庸在王鸿瑾的讲述里,眼前仿佛浮现爷爷面容,渐渐消去疲劳,重新变得精神奕奕。

片刻后,两人齐齐走回办公室,继续投入到工作。

加班加点,昼夜不停。

这一晚,本来王庸宣布休息,可没有一个人离开。都选择了继续工作。

当这批老前辈们展现出来他们对学问独有的认真之时,连王庸都被感动到了。

不过身体是一切的本钱,王庸还是强行将了年岁的千叶真昔等人劝回了宾馆,留下了一些年富力强的学生,跟王庸一起挑灯夜战。

半个月期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挑战。只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全都卯足了干劲工作。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从事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凌晨四点钟,王庸强行关门,把最后一批人也赶回了宾馆休息。

而王庸则打开手机,浏览新闻舒缓一下大脑。

只是,才打开微博,王庸收到了无数条的@。

这些@王庸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三个让王庸愕然不解的字。

卖国贼。

王庸不懂,他是来湾湾一趟,怎么变成了卖国贼?

算友对湾湾有隔阂,可是也不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吧?明明下午那些反对王庸此举的人,用的最激烈的词语也不过是“跪舔”。

耐心浏览了半天微博之后,王庸才终于明白过来。

卖国贼三个字不是无端生出的,而是有人在蓄意带节奏。

还不是一个人。

几乎所有被王庸拒绝了入组申请的人,都在发表微博痛斥王庸,指责王庸故意把工作组放在湾湾也罢了,还把国内的许多古籍影印件带到了湾湾。

而王庸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国学正典》剥离出内地,等到《国学正典》问世,王庸好宣布这本书出自湾湾,而不是华夏!

甚至,还有人造谣说王庸当初为什么从部队退役?是因为发现了他跟湾湾不明人士有隐秘往来,思想出现了倾斜,所以部队才会劝退他。

一时间,王庸卖祖求荣、卖国叛祖的言论甚嚣尘,遮蔽了友们对王庸行为的正常言论。

可见,此次事件背后还有推手。

幕后之人是真的想将王庸定性成卖国贼吗?显然不是。这个年代,尤其是两岸互通的年代,所谓的卖国贼已经很难成立。

而幕后之人的目的,不过是借此混淆视听,往王庸身泼脏水,间接破坏《国学正典》的权威性而已。

试想一个有卖国嫌疑的人编纂的书籍,还会有人买账吗?还会有人认可其权威性吗?

也许东洋、南韩等国人民不在意,但是华夏人可是相当在意这一点的。

王庸如果不洗刷掉这个污点,《国学正典》在华夏的地位,势必受到影响。

“还真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啊!几通电话,把我变成了这样子。真想不出那些切实妨碍到了他们利益的人,会遭到他们什么样的报复。这个圈子,到了该换血的时候了!”王庸看着微博的内容,眼寒光闪烁。

只是,对方把持学术圈这么久,关系盘根错节,不可撼动。王庸想要真正将那群人清除,紧靠一张嘴却是无法做到的。

说到底,还是要看《国学正典》的问世能给王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跟地位。

在此之前,王庸还是要先洗掉这些舆论节奏抹的污点。

/bk

最新小说: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吻红眸!揽细腰!冷欲魔尊太会撩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 战神之帝狼归来 女友抑郁症跳楼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