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县东街,人声鼎沸。
背靠着十八巷,东街一如既往的非常有烟火气。
三五个人聚堆站在大街上就能聊半天,铺子前面摆放着小玩意儿的叫卖声格外响亮,还有趁着九月下旬还有开的正旺的菊花,也搬出来在太阳底下晒着,瞧着都有些蔫儿了。
一个搭架子支起来摊位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野味蘑菇啥的。
摊子面前围了不少的人。
不过,他们却不是来买野味的,多半是在此处聊天的。
;嗳,李丰收,听说你家大外甥中举了,还是解元?真的假的啊。
;废话,这还能有假,这都多长时间的事儿了,这都半个月了吧,你这消息可真是不行啊。
;就是,你解元原先还住在咱们东街呢,喏,最里面那家沈家食肆,就是咱们沈解元原先住的地方,哎呦,对了,他们家的大包子也很好吃,就是这段时间生意太好了,我都好几天没有买着了。
李丰收都听习惯了。
他这回没能去府城,帮着在家里秋收和收野味了。
等到老爷子回来,他得了空闲来县城忙活,珺哥儿得了解元的事儿,也被传到了诏县。
尤其是东街十八巷,议论的更是多。
但凡是住在这儿的,谁不知道以前沈珺就住在东街十八巷?
去岁小三元的时候,大家就议论过一回,今年又拿了个解元。
在府城的时候,人家说沈家住的宅院是福旺,东街十八巷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都说沈家食肆那院子养人,是个风水宝地。
你看,沈家人住在那儿,如今去了府城,成了人上人。
蒋嫂子接替了宋瑜做包子,将食肆经营的风风火火,每日营收不少,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还攒了不少银钱,听说已经打算给蒋大哥治腿了。
再看长利,住在沈家食肆一年多了,原先是乡下憨娃子,现在已经开始初步接手王账房的差事,还说了一门城里的亲事。
别看后面的两个不显眼,但对于他们本人来说,这可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这样的传言这段时间甚嚣尘上,都有人上门打听沈家食肆能不能卖,还说什么多少钱都愿意出。
对了,还有人知道李丰收是沈珺的舅舅之后,说要多买点儿他们家蘑菇木耳啥的,沾沾文曲星的喜气,日后让自己儿子也聪颖起来。
别管这话扯淡不扯淡,反正他们的生意都因此好了不少。
除了一群人天天聚集在这里聊天,让他不厌其烦的一次次说起沈珺的事儿,有点儿说的口感之外,其余的都还好。
;嗳,老板,听闻你家儿子月底就要成亲了,这亲表弟成亲,沈解元不回来喝个喜酒吗?
;对啊对啊,你们这可是亲近的亲戚了,沈夫人和沈公子他们里所以当的要回来一趟吧?
;我觉得说不准,沈解元刚刚喜得麟儿没多久,现在又身负功名,每日里忙得事儿多了去了,再者,明年春闱还有朝廷的科考,沈解元肯定是要去的吧,算算日子,这会儿出发最好。
周围人顿时一片唏嘘讨论。
李丰收笑道:;不会,珺哥儿过几日就回来喝喜酒了。他听老爷子说了,珺哥儿没打算这会儿去京城,舍不得孩子和媳妇呢。
那一大家子都是女眷和孩子的,哪能一走就是一年半载啊。
可惜,李丰收的话,别人不相信。
科举多大的事儿啊,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在眼前,喝你那杯破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