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如某乎上说,浮夸,其实是彼此心照不宣的自卑,努力吸引别人的注意。想走进人群,不想再被沉默的忽视,情愿成个大娱乐家,用浮夸的言行来寻求认同感。
然后以如此坦率直白的歌词讲出来,绝了。
乐评人都好像无话可说。
因为歌词里,已经把故事和情绪说尽。
更是把人生里的苍白面,直接揭露出来,展示给所有人看。
“...”观众也沉默,大家愿意围观如《红玫瑰》一样更为复杂隐秘的心绪,却难以面对如今的浮夸,只是因为一个是别人一个是自己。
而自己的故事,总是难以平静看待接受的。
可是许贺并没有停,所以他唱:“那年十八,母校舞会,站着如喽啰。那时候我含泪发誓,各位必须看到我。”
经历了所有的平凡,终于成人。
年少时候曾经以为成人之后,就是所有的美好都会实现,然而现实残酷,依旧是配角。
多少人也曾从那时候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他又唱:“在世间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屋村你住哪一座。情爱中,工作中受过的忽视太多,自尊已饱经跌堕。”
可真的出人头地了么?
情绪开始激动,故事,却并没有走高潮。
因为还是毕业后走了最普通的人生路,住在不起眼的地方,在感情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一如既往地被忽视,所谓的自尊早已消失殆尽。
于是情绪在这一刻,再度爆发...
只有重视才能治疗内心的饥饿,如果你们也没有得到过我所说的重视,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么浮夸的事情了。
所以,我现在算病态吗?
“你当我是浮夸吧
夸张只因我很怕...”
到这一刻,副歌第二次响起,情绪更为激动。
观众好像因为这些故事,而脱离了一些,因为未必完全相同,却又能有所理解——看着舞台上一向是安静地不行的许贺,也头一次有些神经质地摇头,挥手,却又如此...正常。
是的,正常,他们好像就这么一路看着个之前和自己差不多,曾经经历过太多的平凡人,一路走到今天再次爆发出情绪。
所以能理解和接受。也感觉好像…
好像目睹了一个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如果说第一次转折,还有很多人选了这条路,那么第二次,转折,就已经很少了。
想安慰,想劝解,却憋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而此刻,周围又围上来了更多陌生人,他们讨论着评议着,看着舞台上的人唱着:
“幸运儿并不多
若然未当过就知我为何
用十倍苦心做突出一个
正常人够我富议论性么...”
可舞台上的人却浑然不觉,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台下的观众,问着他们:
你也不是幸运儿啊,所以你也应该也能直到我为什么这么做啊?
用十倍的苦心经营这一切,我的话题难道不比正常人多吗?
我难道不值得被更加关注吗?
“...”现场已经无法再平静了,躁动中伴随着瓮声。
台上与台下的距离在刹那间,消失殆尽。好像真的想张口去跟围观的人争辩,去告诉他,你们不知道他经历的一切,他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
可又好像不能开口,因为这现状,又好像是他所需要的。
无奈和可悲的嘶喊在这一刻陡然放大。
而这一次,台上的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向世界争辩,直接又开唱:
“你叫我做浮夸吧
加几声嘘声也不怕
我在场,有闷场的话
表演你看吗...”
...
很多人喜欢陈奕迅的歌,大概就是因为这样,唱到最后还是自己。
只不过,或许是在人生转折点做了不同选择的自己。
那个选择了不同道路的自己。
在人群中,因为突兀地动作,被当做小丑一般看待。
所以现场有好多人几乎就觉得,动人的故事和歌词,永远不是我讲你听,而是一切就发生在眼前,如同亲历一般。
然后有一天,人群中,舞台上。
歌手和观众在台上台下相望。
唱的是歌手。
也唱自己。
而又仅仅是自己么?不是,歌曲到了最后,居然变化了。
就当我浮夸吧,就嘘声吧。
我在场的时候如果冷场了话,要看我的表演吗?
于是难以相信,又如此真实的事情是,那个曾经在人群中沉默的人,如今竟然在任何需要的场合,主动开口。
“以眼泪淋花吧
一心只想你惊讶
我旧时似未存在吗
加重注码,青筋也现形
话我知,现在存在吗
凝视我,别再只看天花,no...”
许贺转身,所有情绪已经无须再说:“我非你杯茶也可尽情地喝吧
别遗忘有人在为你声沙,ha...”
高音似乎要冲破整个录影棚的嘶吼,像是在破碎和沙哑的边缘徘徊,歇斯底里一般。台上的人手舞足蹈,毫无章法,恍若无人之境。
看起来像是似曾相识的降神模式,似乎下一秒抬头就会是另一张脸在唱这首歌。
可他们又分明确信不是。
从自闭,到癫狂,再到疯魔。
他终于跳脱出了世俗的束缚,却又在短暂的潇洒后,下一秒被看穿内心深处却被更一步锁住。
所以手舞,所以足蹈,所以浮夸。
于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说不出话,非要讲,大概只有刹那间闪过的念头:
那样的表演方式,也不是不行。
之前觉得不好,可能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