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中国史纲 > 与中国历史重建

与中国历史重建(2 / 2)

第一个标准,张荫麟叫做“新异性的标准”。所谓“新异性”,其实说的就是“内容的特殊性”,就是在历史上的是否具有新意,由此而讲究的是“社会动力学”而不是“社会静力学”,所以记录到通史的里面的就是历史上过去所不曾有过的。至于新异性的具体条件,张荫麟在这里还提出了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个标准,张荫麟叫做“实效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史事所直接牵涉和间接影响于人群苦乐即幸福感、痛苦感越大,那么这样的史事无疑就越重要。

第三个标准叫做“文化价值的标准”。张荫麟强调,所谓文化价值标准就是真与美的价值。按照这个标准,文化价值愈高的事物愈重要。我们写思想史、文学史或美术史的时候,详于灼见的思想而略于妄诞的思想,详于精粹的作品而略于恶劣的作品,至少有一大部分理由一句这个标准。

第四个标准,张荫麟叫做“训诲功能的标准”。所谓训诲功能有两种意义,一是完善的模范;二是成败得失的鉴戒。按照这个标准,训诲功能愈大的史事愈重要。旧日的历史学家大抵以此标准为主要标准,只是到了近代,新历史学家的趋势是在理论上要把这个标准放弃,虽然在事实上未必能够做得到。张荫麟认为,即便没有办法完全做到,但在新通史中,作者应该对此抱有警惕,要知道随着学术分工日趋严密,历史学无法将一切训诲都纳入自己的考察范围,比如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虽然很值得研究,但在新史学的通史概念中似乎不应该有地位,应该归属于应用社会心理学的“领袖学”的范畴。

第五个标准可以叫做“现状渊源的标准”。张荫麟指出,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这就有点“历史发生学”的意思,就是要探究一个历史现象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演化的。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间发生学的关系愈深则愈重要,所以历史学家往往强调详近而略远。

张荫麟的五个标准虽然是说一般通史的大原则,但其实也是对自己这部新通史的期待,由此反观张荫麟的这部通史,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其特点、意义和价值。首先,作者在这部通史中,充分融会前人研究成果和作者玩索历史事实而获得的心得,以说故事的方式进行表达,没有繁琐引证,没有过程考据,不引原始文献,因而这部通史没有阅读障碍,最有利于青年学生阅读。其次,作者在写作之初谋篇布局,选择了少数节目为主题进行讲述,给每一所选的节目以相当透彻的叙述,这些节目以外的大事,只概略性地涉及以为背景,这样不仅节省了篇幅,压缩了规模,而且避免了枝蔓避免了衍生,利于青年学生从大背景大环节上把握中国历史的精髓。第三,作者对于社会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许多重大历史人物的性格,也参照自己所立的五项标准兼顾详略,使读者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有个大致平衡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这部通史出版之后受到各方面欢迎,好评如潮,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一版再版。直至今天依然是青年学生乃至许多中国人了解自己民族历史一个简洁清晰的读本,就在过去二十年曾多次印刷,拥有多个版本,成为同类作品中流传最广泛的一种。

这部《中国史纲》共有11章,从中国的史前文明写到东汉的建立。第一章概略叙述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用了四节讲述了商代文化、夏商大事及以前的传说、周朝的兴起和周代与外族的关系等。

接续第一章,《中国史纲》第二章为《周代的封建社会》,只是张荫麟在这里所说的“封建”是中国史上的本意,是“封邦建国”,是把土地分给皇亲国戚功勋大臣,让他们在各自领地建立邦国。这个制度与后世特别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社会”是根本不同的。在这一章,张荫麟讲述了封建帝国的组织、奴隶、庶民、都邑与商业、家庭、士、宗教、卿大夫、封建组织的崩溃等。这就是作者所期许的社会变迁方面的写作。

周代的历史比较复杂,有西周有东周,而在这其中又被称为春秋和战国,《中国史纲》对此作了区分和处理,在第三章《霸国与霸业》中讲述了春秋各国争霸的历史,共五节,分为楚的星期、齐的兴起(附宋)、晋楚争霸、吴越代兴、郑子产。这是一般政治史的叙述,也是传统中国史学的强项。

接续政治史的叙述,第四章为《孔子及其时世》。这是作者对重大历史人物性格及其思想贡献的表彰,六节分述了鲁国的特色、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孔子与其时世、孔子与政治、孔子与教育、孔子的晚年。作者的史料依据不出《史记》和《论语》,但作者的现代观察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

春秋之后是战国,《中国史纲》第五章为《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内容如题就是讲述战国时代的政治发展与社会变迁,共五节,即三晋及田齐的兴起、魏文侯李克吴起、秦的变法、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国际局面的变迁。作者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文字将战国时代的政治大势作了交代,为下一章《战国时代的思潮》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战国时代的思潮》(第六章)这一章中,作者用六节篇幅讲述战国时代的思潮发展,向读者呈现了战国时代思想界丰富多彩的思想画卷,各节主题是新知识阶级的兴起、墨子与墨家、孟子许行及周官、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邹衍荀卿韩非。

叙述了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之后,《中国史纲》下一章又是政治史,专讲《秦始皇与秦帝国》,从吕不韦与嬴政说起,说到六国混一、新帝国的经营,直至帝国的发展与民生。紧接着秦帝国的结束,是楚汉相争,是汉王朝的建立,《中国史纲》第八章为《秦汉之际》,第九章为《大汉帝国的发展》,以两章篇幅描述汉帝国之所从来以及至汉武帝时期的帝国政治和政策。在第八章《秦汉之际》,作者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源起及消失,讲了项羽与巨鹿之战,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项羽在关中,还讲了楚汉之战及其结局。在第九章,作者讲了纯郡县制的重建、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武帝开拓事业的几个时期以及武帝的新经济政策等。这些政治史的叙事应该说与传统说法区别不大,只是更平实更温和而已。

在秦汉之际政治史讲述之后,《中国史纲》第十章为《汉初的学术与政治》,侧重于讲述黄初黄老学说的由来、全盛及其影响,探究儒家学派究竟是怎样走上官方意识形态宝座的,以及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究竟有怎样的影响。至于《中国史纲》最后一章即第十一章,为《改制与“革命”》,主要讲述了外戚王氏集团的专权、哀帝朝的政治、王莽再度崛起直至称帝、王莽的改革、新朝的倾覆,最后一节则是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只是对东汉初年历史有一个简单交代,为后来的正式叙事作铺垫。遗憾的是,张荫麟在抗战那个特殊的艰难日子,随改任的浙江大学迁往黔北遵义,于1940年不幸病逝,年仅三十七岁,《中国史纲》第一部也就是成了绝唱。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民国:王牌飞行员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从雇佣兵到战争之王 知否:我是皇太子 天上掉下个牛魔王 我的姑父是朱棣 洪荒:吾冥河,以杀证道!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