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承林的父亲付梓材,是60年代到K城所在省份的知青。解放前,付承林祖上从事木材加工生意,尚算优渥。后来因为被划资,多年积累的家业几个月折腾干净,付梓材一辈的兄弟姐妹全都离开家乡,分散到祖国各地。
付梓材到K城时不过十来岁,恰是最乐观、生命力最蓬勃的时期。
生活习惯被强行中断,分配到深山密林的T乡村小组,和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打交道,反而更加打磨了付梓材的意志。由于家业渊薮,自幼熟悉木材木料,很多专业见识是从小玩着玩着就学懂了的。
T乡交通很不便,受外界冲击干扰可谓极少,本地少数民族遵循古老的习俗,守着单纯又热情的生活。这美丽的山水,不但没有滋生《古炉》那样故事的土壤,由于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几年饥荒也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来到T乡,付梓材就像来到了亲切的自然林木博物馆,尤其是逐渐克服沟通障碍后,融洽而安宁地生活了多年。
几年后,凭着每天跟林子打交道,凭着跟村村寨寨最熟悉森林的老人日积月累的学习,付梓材对林木的了解,已经远超出同辈。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样的话,付梓材没有听过,他只是十年前就默默种下了树。
这一代人,凭借卓越的天资和坚韧的意志,不少人真正在实践中寻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他们没有学习过什么管理知识,而是用自身的行为实践创造出真实的价值,最终引导出一条条管理理论。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林木养护的实用实践,付梓材很快引起了县、乡领导的重视,继而给予更多的任务和授权。长期的知青生活,付梓材完全融合到了基层,但并没有被地方同化。与身边人不同,即使孤单地生活在祖国的偏远角落,他仍然有很多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在两个方面的判断和坚持,影响了付梓材之后的人生:一是无论政治动荡还是社会失序,背后的根源和意图,一定是向着谋求长期稳定的局面发展----远离中心的T乡就是好例子。二是假若未来会出现长远的稳定和发展,那么当下打下的基础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假如未来不如预期,当下的行为可能会徒劳无功;但如果当下无所作为,那么无论未来如何,自己都会被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