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重建北宋 > 第365章 偷龙转凤

第365章 偷龙转凤(2 / 2)

李宪相信,通过这些人传帮带,能够把飞狐军的各种东西渗透进去,从而完成最后改造。

之所以这一次大动手脚搭除一个营的架子,是因为李宪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他原来是准备悄悄返回蔚州,所以不想招收新人,没想到朝廷根本没有准备放过他。

既然如此,还不如顺路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大自己军队里面汉人的数量,而且能够缓解蔚州兵源枯竭的矛盾。

这一次不仅收获了向成、向吉俩兄弟的三百多人,最关键的是打垮后来的四百天驷监护卫军,俘获的近三百匹战马,都属于万里挑一的好马。

加上李宪此前挑选出来的三百匹、向成他们原来的一百二十匹,已经有了七百多匹甲等战马。

第二次整编之后,能够用于正面作战的兵力,除了特种连的三个排之外,还有警卫连的警卫排和突击排,战斗部队人数三百五十人,而且全都是装备宝马良驹的精锐骑兵。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了李奚骨、卜辙、耶律钜、向成、向吉的个人冲击力,这支临时编成的小部队,战斗力并不弱。

“命令:特种连就地展开训练,以狼城岗为中心,对外扩展二十里进行骑射训练。一旦发现有人窥视狼城岗,就立即予以驱散,不得有误!”

手里有兵有将,李宪终于下达了第一道命令,两百多骑闻声而动,狼城岗周边顿时尘土飞扬。

“奚骨、卜辙,你们带领自己的排立即出动,在特种连后面以班为单位展开,进行一次拉网式搜查,不准遗漏任何一个角落。”

“牟长霞带领警卫连剩下的人,立即把此前伤亡战马烤制成肉干,作为未来的备用干粮。李飞凤带领内卫排,协助歌舞团成员练习骑马,今后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车坐,只能骑马赶路。”

能够正面作战的五个排全部撒出去,后勤方面也开始动作,李宪终于腾出手来,开始了阴谋诡计的第一个动作:伪装马车!

李宪能够吸引敌人注意力的特殊标志,就是八辆古怪马车,宋徽宗赵佶竟然想把这八辆马车据为己有,可见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八辆特制马车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底盘轴承,其次是推拉式双层装甲和玻璃窗。上面的车厢也就是后世欧式马车样式,李宪并不看重。

当初特制八辆马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携带十六挺重狙,和一部分兵器。

两百四十把绣春刀已经留在青城山庄,重狙已经装备下去,李奚骨的球头巨斧、卜辙的断魂锛也全部亮出来了,马车实际上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

嘁里咔嚓,八辆特制马车全给拆了,让歌舞团的姑娘大叫可惜。

说来也是,这八辆马车在北宋末年,相当于后世的凯迪拉克级别,属于身份的象征,没有人不可惜。

再一次嘁里咔嚓,李宪又把八辆普通马车给拆了,然后用自己马车的底盘,重新拼装出来八辆马车。

样式很简陋,但因为更换了底盘,马车的核心全变了。这才是未来辎重排长途运输的马车,行走起来没有吱吱呀呀的声音,可以隐藏部队行踪。

用八辆老式马车的底盘,把模样古怪的车棚装上去,毫无用处的八辆马车新鲜出炉,远远看一眼分不出真假,这是未来吸引敌人注意力的鱼饵。

李宪用了一天一夜时间,终于完成了马车改装,并且放在狼城岗南侧最显眼的位置,同样摆成一个八卦阵型,在五里之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离开汴梁城的第三天上午,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阴谋诡计的第二个步骤即将开始实施。

萧芸娘也开始紧张起来:“半天一夜穿插一百二十里,秘密赶到汜水镇的虎牢关完成集结,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李宪微微一笑:“敌众我寡,正面硬抗不是我的作风。你应该知道,我能够在蔚州站稳脚跟,就是因为连续三次使用大穿插,才争取到最后机会。没有秘密大穿插,就无法彻底调动敌人,也就无法寻找一击必杀的战机。”

萧芸娘点点头:“过去的一年时间,我也在心里反复推演你所说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确是很有道理的。可是,你这一次的偷梁换柱和暗渡陈仓之计,实在是有些危险,毕竟这些部队都是临时拼揍起来的,能否承担巨大压力,真的很难说啊。”

李宪双手按着萧芸娘的肩头说道:“不用为我担心,只要你能够把大部队带出去,我们就胜利了一半。我的行动看似危险,实际上更危险的是郑州城里三千人。他们想和我玩阴谋诡计,老子这一次就好好陪他们玩玩。”

“你记住,宜缓不宜急,隐藏行踪是第一位的。只要你们能够安全抵达虎牢关,我就能够放手施为。等到敌人反应过来,老子早就远走高飞了。哼哼,如果不让他们知道鬼门关是什么样子,老子就把名字倒过来写!”

第三天中午,因为没有发现敌情,所以对外巡视的人马减少一半,巡视半径从昨天的十里变成了五里。

第三天下午,对外巡视的人马又减少一半,各巡视小组之间的间隔时间,已经扩大到一个小时。

第三天入夜之后,对外巡视半径已经收缩到三里左右,基本上就是保护狼城岗南侧那个八卦阵。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