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帝选妃的事情,似乎在一夜之间便传遍了全国上下。
若说古人在什么事情上面最上心?或许除了自己升官财以外,就属给皇帝选妃了。
倘若自己能够推荐的人能够被皇帝看中,并且得宠,那么推荐她的人,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这是无需质疑的。
而随着皇帝选妃的消息传出,还伴随着皇帝选妃的条件。非官员之后,仅仅只是这一个条件,便让天底下无数百姓激动的痛哭流涕。
谁不想自己家的女儿去给皇帝当妃子?就算是不得宠,可一说起家里有个在宫中当妃子的女儿,那岂不是脸上倍有面子?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以后在这县里谁见了自己家不还的笑呵呵的搭上一声招呼的?
怀揣着各种各样心思的百姓与官员,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选妃行动。
百姓家中只要是有适龄的女儿,无论姿貌如何,都会带其到官府中备案,选上了最好,选不上也不影响什么。
而那些官员们也是绞尽了脑汁,他们可不像百姓那么无知。
给皇帝当妃子的,那是谁不谁都能随便当的吗?万一到了哪里,因为不懂规矩而惹怒了皇帝又该如何办?
加上这些官员也有着自己的一些小算盘,皇帝只是说了不准官员之后参与,这个不要紧啊,还能难的倒他们吗?不就是不让直亲参与吗?我叔伯表兄弟家的闺女行不行?他们可是平民,那是绝对符合条件的。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地方官员们也不再是前清时期那个手握地方生杀大权的权势官吏了。
尽管他们不想让太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也绝对不能随意的去拒绝人家参加。而且近期省里面的法院已经开门了,正在组建市里面的法院,万一到时候百姓将他们给告到了法院又该怎么办?
所以,这些官员们也是费尽心机的将廉政署的官员们给拉了进来,美名其曰,监督选拔工作,避免贪污。
而这么搞的后果是,虽然剔除了大部分报名参与的女子,但是也选拔了不少的女子进入下一环节。
所有县区的选拔结果,将会被提交到市里面进行二次选拔。
这次几乎就要剔除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参与者了,毕竟皇帝也不可能全收,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也必须要把好关才行。
市级后面是省级选拔,到了这一级,难度剧增数十倍不已,袁世凯等人也担心会有人从中牟利,为了彻底的杜绝这种事件生,于是便决定了以相邻省份派遣官员到外省进行选拔审核。且当地官员不准干预,违者重罚。
到了最后,这些省份选拔出来的女人将会被统一的送往京城,由朝廷的那些大佬们进行倒数第二次的选拔。
只有过了这些选拔之后,她们才有资格被带到皇帝的面前,由皇帝亲自点妃。
关于朝廷这些大臣们搞出来的这一套规矩,让王思锐很是无语,不过在并不影响到工作的前提下,王思锐还是默许了这种方式。
只不过,对于这种为皇帝一人选妃而动用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即便是王思锐也觉得很是浪费。
于是,王思锐大手一挥,一道圣旨从天而降。将此次选妃之名改为了军旅相亲,允许军队单身军官与这些女子见面,当然,不可能是后世的那种相亲,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规矩。
就是大老远的看上一眼,如果看中了,则问人要她的资料,然后聘请媒人上门说亲。
而这道圣旨上最收买人心的地方在于,众将士解决个人问题之后,朕再去解决。
话虽这么说,可谁敢先让军官们去选?就是那些军官自己,他也不敢傻乎乎的去抢在王思锐的前面选老婆。
所以,实际上还是先由上级部门挑选出一部分人,余下的人中,军官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再往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形式并没有改变,但是皇帝的这一举动却让国内不少百姓拍手叫好,同时也获得了军队的一致好评,再一次的加固了皇帝对于军队的控制权。
通过这件事情,王思锐也是明白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