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碧血大明 > 崇祯简介---为了上榜

崇祯简介---为了上榜(1 / 2)

 崇祯简介

明思宗[1]朱由检(1611-1644),生于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子。同时也是最为勤勉,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

“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朱由检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然活着长大的只有朱由检和其兄长朱由校),16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明帝国因为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和外敌频繁入侵在风雨中飘摇。

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崇祯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初登皇位的崇祯,在诛灭魏忠贤势力的同时,也促使明末庞大的文官势力更加膨胀。

十六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十七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

要正确认识崇祯,必须要了解他执政时期所面对的主要敌人:其第一为明末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满清,其三为农民军。

[编辑本段]

崇祯年表

1611年:崇祯出生,他的生日在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因此也有人误为1610年。实际上按照阳历,已经是1611年。

1614年:崇祯地母亲去世。

1620年:父亲病逝

1622年:被封为信王

1627年:兄长天启帝病逝。即位为帝。

1628年: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全国性大灾荒。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629年:三月。定立魏党“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别惩处。

五月,以徐光启主持用“西法”修定历书,至崇祯8年修成《崇祯历书》137卷。

1630年,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袁崇焕昼夜兼程,驰援京师,并收复永平四城。后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并处死。

1630年:春,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对农民军剿抚并用,部分农民军流动至山西。

十二月,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合原加派“辽饷”共计680万余两。

1631年:正月,赈济陕西灾民,定议对农民军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

1633年:农民军大批度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区。

1634年:正月,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主持围剿河南、陕西等处农民军。

1635年: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精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

八月,以卢象升为总理,与洪承畴分责东南、西北的剿除农民军战事。

十月,下罪己诏。

1636年:秋,张献忠、罗汝才部进入四川,攻克大批州、县。

1641年:正月,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1642年:新年,揖拜阁臣,再图振兴。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继破,洪承畴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围开封。

七月,皇贵妃田氏病故。

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自尽殉国。

[编辑本段]

崇祯的境遇

崇祯即位之初,这个16岁的少年以雷厉风行之手段收拾了魏忠贤。民间欢呼不已,称颂他为“圣人出”(《五人墓碑记》),然而明朝庞大的文臣集团对君权的限制,使这个末代帝王无能为力。他的一生在不断的为了国家奋斗,也在不断的与文臣集团对抗挣扎。

据有的史学家分析,崇祯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到2小时。又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

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满清,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满清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却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满清入侵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反清复明的声音在民间仍然没有停止消亡过,文字狱的大背景下,乾隆御用文人放出明朝杀袁崇焕是崇祯中了反间计的谣言,影响极广,真正的事实如何,尚未有定论。

造了他十几年反的李自成曾这样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登极诏》)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却说的客气之极,分明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文雅说法。

《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编辑本段]

崇祯太子之谜

皇太子生死之谜

与明朝国祚休戚相关,皇太子和他的两个弟弟的下落,成为明清鼎革之际引人注目的焦点。在兵荒马乱的改朝换代之际,缺乏顺畅的信息来源,关于太子等三人的下落,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新闻,被野史记录下来,矛盾和歧异是在所难免的。以下是笔者从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的一些传闻,未必一定是信史。

却说亲信太监接受崇祯皇帝嘱托,藏匿了太子等三人。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发布悬赏令,寻找这三个重要人物的下落。太监见利忘义,为重赏所利诱,很快交出了这三个人,邀功请赏。李自成鉴于他们还未成年,没有处死他们。太子乘机向李自成提出三条建议:第一,不可惊动祖宗陵寝;第二,迅速安葬父皇、母后;第三,不可杀害百姓。从以后的事态发展来推断,李自成似乎接受了这些建议。

李自成出征山海关兵败后,把太子等三人,交给了吴三桂。多尔衮命令吴三桂不得进入北京,向西追击李自成,吴三桂不得不把太子等送到太监高起潜处暂时落脚。

随着政权的迅速更迭,兵荒马乱之中,太子等三人便不知下落了。野史传闻多种多样,有的说,他们后来到了外公周奎家中,还和长平公主见过一面,大家抱头痛哭。皇亲周奎害怕引来祸水,把他们逐出家门,被巡逻的士兵逮捕。有关部门以为这是假冒的,刑部主事钱凤来奉命审问这三个假冒太子的犯人,非常顶真,叫来太监辨认,都说是真太子;又把他们送入宫中,考察他们对宫廷的熟悉情况,都对答如流。另一些投靠清朝的前明官员为了避免麻烦,极力证明太子是假的。一时间众说纷纭,真假莫辨。

摄政王多尔衮的态度很明确,不必继续争论,真假都无妨。随后处死了主张太子是真的官员,又在次年四月初四,公开布告天下,说太子是假的,然后把他们秘密处死。从清朝的立场考虑,这当然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他们不愿意承认前明的太子,果断处死,是为了避免改朝换代之际引起民心动摇,以及政治上的连锁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被处死的太子究竟是真是假?还很难说。因为后来太子在南方出现了,引起了南明政坛的极大震动。皇太子生死之谜,愈来愈复杂。南明当局非常不欢迎这个太子,宣称是假的。

南明小朝廷既然打着继承明朝正统的旗号,理应欢迎太子的出现,为何千方百计要证明他是假的,似乎令人费解。

其实稍加分析就可以明白,关键是权力的争夺,或者说是权力的归属问题。福王朱由崧已经登上皇帝宝座,把明年改为弘光元年,崇祯皇帝的嫡亲太子出现,势必威胁到朱由崧的帝位,引起权力再分配的一系列问题。

他登上皇位不久,就考虑到这个棘手的问题,制造舆论,证实太子已经死亡。消息的直接炮制者就是淮扬巡按御史王燮。据黄宗羲《弘光实录钞》说,这是掌握南明小朝廷实权的内阁大学士马士英密谋策划的。由于南京的南明政权建立之初,人心都希望先帝的血脉——太子继位,马士英密令王燮假造太子已死的消息,断绝人们的希望。他已经把朱由崧捧上皇帝宝座,由自己牢牢地控制了朝廷大权,当然不愿意太子真的出现,打乱现有的政治格局,所以很快给朱由检追加谥号为“烈皇帝”,庙号为“思宗”,与此同时,追加太子的谥号为“献愍”,永王的谥号为“悼”,定王的谥号为“哀”,正式宣布他们已经死亡,杜绝了太子再度出现的可能性。

然而,太子还是出现了。弘光元年(即顺治二年,1645)三月初一,太子从金华抵达南京,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由于这是当权者忌讳的话题,故而正史语焉不详,只有野史有所涉猎,比方许重熙《明季甲乙两年汇略》、计六奇《明季南略》、顾炎武《圣安本纪》、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等。把他们的叙述加以综合,来龙去脉大致是以下描述的样子。

慑于多尔衮的命令,吴三桂不得进京,他在途中释放太子,在皇姑寺把他交给太监高起潜。高起潜和太子前往天津,由海路抵达扬州。他发现南明当局并不欢迎太子的出现,想杀死了事。他的儿子高梦箕(原任鸿胪寺少卿)极力反对,挟带太子渡江,辗转来到苏州、杭州。当时正好是元宵佳节,太子不堪旅途劳顿,在街上观灯时浩然长叹,被路人发现了身份。高梦箕害怕太子身份暴露会连累自己,便向马士英告密。马士英派太监李继周前往杭州跟踪,太子已到金华。李继周赶到金华,在观音寺中见到了太子。李继周原先在宫中当差,见过太子,有些面熟,下跪叩头。太子说:我认得你,姓名记不起了。李继周告诉他,奉新皇帝旨意,迎接小爷进京(南京)。

三月初一,李继周护送太子来到南京,首先报告马士英,然后报告弘光帝。弘光帝一面把太子安排在兴善寺暂住,一面派遣从北京南下的太监暗中察看真伪。不料两位太监一见太子,就抱头痛哭,见他衣服单薄,脱下衣服给他穿上。弘光帝听说后大为光火,说道:真假还没有搞清,怎么可以如此草率?即使是真的,让位与否,还要我点头,这厮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立即下令把两个太监处死,知道内幕的李继周也被毒死。

这种杀人灭口的做法,反映了弘光帝对太子到来的心虚,因为牵涉到“让位与否”的问题。他暗示臣下,不得轻率承认太子的身份。这就为太子事件定下了基调。此后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点而展开的。

朱由崧派遣原先的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前往探察虚实。卢九德知道皇帝的心意,见了太子不敢表明态度。

太子大声喝道:卢九德,你为何不叩头?

卢九德嘴上不承认,腿却软了下来,下意识地叩头,口中轻轻地说:奴才无礼。

太子接着说:多日不见,肥胖成这样,可见在南京享受了。

卢九德不敢分辩,叩头说:小爷保重。说罢,立即告辞。他对在场的人自我表白:我没有服侍过太子,太子为何这样说?看来有些相象,却认不准。

得到卢九德的报告,弘光帝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禁止文武官员谒见太子。随后把他转移到锦衣卫都督冯可宗的官邸,秘密拘禁。他和马士英商量对策,马士英极力主张太子是假冒的,有三个疑点:第一,太子脱离虎口,应当直奔南京,为何前往杭州?第二,听说太子为人凝重,很少言语,此人能言善辩;第三,日前左懋第从北京写来密信,说北京也有一个假太子。基于这样的分析,他向弘光帝献计:派卢九德等太监和曾经为太子讲课的官员,盘问他关于先帝、永王、定王的生辰,以及宫中制度,所学功课,如果露出破绽,立即公开处决,以正视听。如果是真的,可以让他住进宫内,但不要让他出头露面,惑乱人心。

在这些人准备辨别真伪之前,弘光帝召见他们,先定下调子:太监审视后报告,都说面貌不对,语言闪烁。言外之意,这个太子是假的。因此一干人等审视的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他们在向皇帝汇报时,异口同声地说,太子根本不认识这些官员,回答也文不对题。在场的大学士王铎大声喊道:是假的!结论得出来了,弘光帝喜形于色,嘉奖道:由此可见各位忠诚大节。

于是乎,太子被押入监狱。官方正式宣布:太子是驸马都尉王昺的侄子王之明假冒的。

于是乎,对假冒太子的王之明进行会审。会审之前,弘光帝亲自召见会审官员,向他们交代:如果太子是真的,朕的地位怎么安排?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意思是会审结果必须证明他是假的。因此所谓会审,便成了一场提线木偶的表演。

三月初六,第一次会审。官员们故意出一些难题,如指认紫禁城地图,背诵讲课内容等。太子不耐烦地说:你们以为假就假,我原本不打算与皇伯(按:指弘光帝)争夺帝位。

三月初八,第二次会审。官员们指证太子是王之明假冒的。太子说:你们不承认也就罢了,何必为我更改姓名?又说,是李继周拿了皇伯的手谕来找我,不是我自己要来的。驳得审问官哑口无言。大学士王铎见情况不妙,赶紧下结论:千假万假总是一假,不必再审。

刑部尚书高倬、锦衣卫都督冯可宗匆匆草拟了一份审讯结论,这样写道:据王之明供认,此人十八岁,保定府高阳县人,买一头驴,与仆人出走,受人威胁利诱,假冒皇太子。

都察院随即在大街上张贴布告——“王之明假冒太子”。

如此荒唐的结论一公布,舆论顿时哗然。

江北四总兵之一、靖南侯黄得功首先发难,在奏疏中声称,太子未必假冒,先帝之子就是陛下之子,怎么可以不明不白就关进监狱?大臣中谄媚的人多,敢讲真话的人少,即使明白认识,谁敢出头证实而招来灾祸?他还警告,如果恣意妄为,本镇将带兵赶到南京,处死那些说假话的人。

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容易愚弄,他们对于马士英之流把朝政搞得**不堪,早已不满,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马士英以为“假”,舆论愈加以为“真”。

对马士英专擅朝政心怀不满的实力派将领、宁南侯左良玉,抓住此事大做文章:满朝大臣只知逢迎君主,不顾大体。李自成尚且能够善待太子,不敢加害,为何一家人反而视为仇敌?他以此为借口,发兵从武昌沿江而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矛头直指马士英,声称“奉太子密诏”前往解救。

这一下,事态闹得不可收拾。湖广巡抚何腾蛟、九江总督袁继咸,公开声讨马士英。在扬州督师的史可法,希望皇帝妥善处理太子事件,平息事态。

正当南明各派势力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清朝军队大举南下,南京危在旦夕。五月十五日半夜,弘光帝在太监、卫兵簇拥下,逃出通济门,前往皖南的太平府避难;马士英也仓皇逃离南京。南明小朝廷土崩瓦解,犹如昙花一现。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