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资本家 > 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

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2 / 2)

唐同提出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赔偿款实在是远超莫卧尔王朝的经济能力,更何况与唐同的这一场战争也消耗尽了莫卧尔王朝的国库,那沙贾汉也只能停了泰姬陵的建造,将自己皇宫中的珠宝搜刮一空,加上一些古董和年青的人口,算是勉强偿还了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款子,因为这些东西作价很低,让唐同花了三年的时间转手卖给那些大明的商人后,得到了两千六百万两的银子。</p>

唐同他们这一次抢掠了半个印度,所得的财物高达三千万两银子,当然,这个价值对于印度来说至少高达五千万两,不过抢来的东西,唐同也只能低价处理了,尽管是低价抛售,最后唐同在这场战争中还是有了近千万两银子的赢利。</p>

这场战争也让大明的商人看到了战争的好处,一些胆大的商人向唐同购买了一些前装火绳枪后,也组成了一支支的殖民队伍前往非洲和西亚进行殖民活动,这其中,最积极的还是郑芝龙,野心沉寂了几年的郑芝龙从这一次的战争中看到了一条发展之路,在向唐同购买了上万支前装火绳枪后,组织了一支万人的殖民队伍跑到非洲去当土皇帝了。</p>

大明的商人仿佛在一夜之间闻到了海外那银子的味道,自发的殖民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出现,最早一批的是那些与唐同有紧密联系的商人和田家,周家,张家这些皇亲国戚,因为大明境内那一日乱似一日的情况,也让这些皇亲国戚不得不为自己的家族谋一条后路,凭着与唐同的良好关系,这些人不但在南洋拥有了不少的产业和庄园,更是紧跟潮流拉起了殖民的队伍,只要这些队伍不跑到唐同的占领区内,唐同是不会管的。</p>

这些殖民队伍的迅速增长,也让在南洋的造船厂造出的船供不应求,虽然郑家在福建也有一家造船厂,但因为原材料没有南洋的低廉,所以那些海商和殖民者很少有人会去买郑家的船,便是郑家自己,那些大的战舰也是从南洋买的。</p>

当然,最先进的战舰和武器,唐同是不会卖的,这一点唐同心里可清楚的很,万一到时候有哪个不开眼的勾结西洋人,那可是给自己找麻烦了,就算是唐同手下淘汰的武器,也比西洋人的好的多,象那前装火绳枪,无论是在钢材的质量上还是火药的性能上都强于西洋人的,对外销售的战舰虽然只有六百吨级,在西洋的舰队中那也是大舰了。</p>

这个时候的大明可是天朝上国的思想与自豪感的,再加上唐同在南洋与印度洋上的强大势力,一般情况下,那些大明人是不会跑去与西洋人勾结的,不过唐同对于郑芝龙还是一直有着防备之心的,因为这家伙有过与荷兰人勾结的历史,唐同对这种人自然不会放心,只是郑家这股势力够大的,唐同想要消灭郑家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唐同只在郑家安排了一些间谍监视着郑家的一举一动,暂时将消灭郑家的念头放在了一边。</p>

那郑芝龙率领着队伍在非洲占了一块地方,以他手中现有的实力,几乎是横扫一切,两个月的时间所占领的地方比福建还要大上几分,这也让郑芝龙心中一时之间野心勃勃起来,竟然在这里自封天武大元帅,打算长期占据着这块地方当郑家的基业。</p>

有了郑芝龙这个榜样,一些跑到非洲来殖民的大明商人也各自树起了自己的旗号,不过也有聪明的人仍旧打着大明的旗号或者唐家的旗号,这些人心中很明白,就算要在这里当土皇帝,那也得有个大靠山才行,没有靠山的人,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给灭了。</p>

这些殖民队伍中,田畹是个异数,这田畹与唐同算是从小到大的好友,田唐两家又是世交,关系非比寻常,凭着田畹与唐同的关系加上他那大明皇亲国戚的身份,他想占领什么地方到是没有人敢跟他争,但田畹并没有去占什么地盘,而是让手下带着队伍在非洲四处抢掠宝石,自己则在南洋的大明城享受着各国不同风情的美女。</p>

田畹家的那支队伍在非洲四处乱窜,不管是谁占领的地方,没人敢为难他们,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些人刚开始时还老实的把抢到的宝石交给田畹,但后来却渐渐的藏私起来,最后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把大部分的抢到的宝石都藏了起来,不过很不幸的是,唐同在所以的殖民者队伍中都安插了间谍,这件事被上报给唐同后,唐同派人把这些一网成擒,得了不少的宝石,然后唐同把这些人都丢到一个铜矿中采矿去了。</p>

然后唐同告诉田畹,他的那支队伍在非洲森林中失踪了,田畹不明白自己的那些手下为什么会跑到森林中去,但这种情况他也无可奈何,唐同安慰性的给田畹在非洲划了一块地方,告诉田畹,这个时代是占有一块土地的好时候,以后的世界,最值钱的就是土地了。</p>

</p>

不过田畹没有听进去,在田畹的心中想来,那是个不毛之地,能值什么钱的,田畹这人也吃不得苦,南洋的大明城虽然也算热闹,却是远远比不得大明的京城的,最后这田畹带着搜刮来的一大批各国美女回了大明,在所有的大明殖民者队伍中是唯一中止了继续殖民活动的人,在若干年后,田畹才后悔莫及。</p>

唐同在印度的殖民活动中虽然得到了大量的银子,却因为手下的人口太少而不得不暂时的停止对外扩张,同时,唐同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巩固已经得到的利益,便得整个的殖民活动变成了由大明的商人为主导,而唐同一方面致力于发展南洋的经济,加大工业化的投入,一方面加强训练军队,更是大办学校,把原先的唐家学校一分为四,成立了专门的军事院校,工业学院,农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p>

时间一晃就到了崇祯十三年,大明帝国被内乱拖的气息奄奄,这个时代,因为唐同的到来,历史已经变的面目全非,李自成与张献忠没有变成流寇,而是各自占据着一方地方称王,李自成占据着陕西,河南与山西一部分,张献忠占据着江西,湖北,李岩占据着山西一部分,河北一部分和蒙古草原一部分,红娘子与陈子龙占据了山东,安徽一部分和江苏一部分,四股势力将大明的南方与北方隔开了,因为四股势力要彼此的提防对方,反而让京城的崇祯皇帝有了一口缓歇之气,维持着大明的统治。</p>

此时的后金国境内,建奴人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有所增长,但是建奴人却已经为成了三支势力,一支是皇太极,一支是多尔滚,还有一支是唐同扶持的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三支势力互相牵制,谁也不敢先动手,到也让大明的山海关得到安定。</p>

现在山海关的督军将领是洪承畴,那孙承宗已经告老还乡了,现在的关宁铁骑主要的作战对象也不是建奴了,而是山西,河南,山东这些地方的叛军,虽然各地的地主武装在这几年里发展壮大了,但各路的叛军发展的更快,并且把南下的所有道路给封锁了,使得崇祯唯一能依赖的就只有山海关的关宁铁骑了。</p>

周霖枫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总兵,在与各路叛军的作战中,周霖枫立下许多的战功,同时也得到洪承畴的关照,一路升迁至总兵之位,这让同是总兵的祖大寿心中很是不服。</p>

如今的山海关有着六位总兵,周霖枫,祖大寿,吴襄,姜镶,左良玉,孙望,除了周霖枫年青之外,其他的人年纪都不小了,祖大寿更是当了多年的总兵,却没能再进一步,自然对于飞速升迁的周霖枫心有不满了。</p>

这六位总兵中,祖大寿,吴襄是属于山海关一系的,周霖枫只能算半个,其他的总兵却不是山海关的,只是被归入到洪承畴的名下统一指挥,而这些总兵多少有些拥兵自重,并不是很听从指挥,洪承畴拿他们无法,崇祯皇帝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能把这些总兵如何,自从南下的道路被切断后,没有了南方过来的补给,便是海上的道路也被唐家的舰队切断了,崇祯皇帝手中没有了任何军饷可给那些士兵。</p>

以前发行的那些银券,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用,当初发行那些银券后,普通的商人一个个都搬离了京城一带,留下的那些都是有势力的人商家,哪里会卖这一废纸一张的面子,那些领了银券的士兵,除了去抢那些老百姓的东西外,也是没有其他的活路。</p>

坐困京城的崇祯皇帝年纪不大就已经有了不少的白发,但在这一年,皇太极的心中却更不好过,在这一年,忧心忡忡的皇太极终于倒下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