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资本家 > 第一百二四章粮价风云(下)

第一百二四章粮价风云(下)(1 / 2)

 一

唐家商队的能量不可谓不大,漕帮以及漕帮身后的几家靠山,在唐家商队的面前并没有什么可抵抗的力量,这些商业世家,本身的能量其实也是很大的,在官场上也是有不少的关系,然而这些商业世家却少了些武力,漕帮的帮主陈亦然在数百支火枪的面前,首先向黄家的三少爷黄风投靠了。

黄风没有辜负唐同对他的希望,在掌控了漕帮后,很快逼迫着黄家重新选取了新的族长,而这个新族长自然是黄风的了,黄家不是没有想反抗的人,但在绝对的武力面前,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

随后,黄家收购的粮食大量的运往南洋和台湾这些地方,用这些粮食从那些移民手中换取蕃薯等高产农作物到大明来,唐同也下了令,让这些地方全力生产这些也算是粮食的作物,南洋那些地方几乎没有太冷的天气,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这些农作物。

这些热带高产作物运到大明后,以当地粮食十分之一的价格销售,老百姓要的只是填饱肚子,哪里会在乎东西是不是好吃,不管怎么来说,总比没有吃来的强。

这样的来回倒腾,黄家与唐家商队不但赚不到钱,还要亏上不少,黄家的那些人虽然心有怨言,但看到黄风手下的那些军队,也不敢出声,另外的那些粮商对黄家与唐家商队的这种行为也是很有怨言的,有人向当地的官府状告黄风拥兵自重,有谋反的嫌疑,可惜的是黄风身边除了三十名特种士兵保护他外,其他的士兵和倭人协从军并不在岸上,想抓把柄都难,而那些向官府告密的粮商,很快便会遭到所谓土匪的袭击,其嚣张的程度,让那些粮商大感其行为令人发指。

这是一个即将到来的乱世,到处都是乱匪横行,高迎祥在与唐同和解后,又得到唐同的大力支持,和陕西留下来的李岩联系上后,为了粮食,高迎祥带领手下反身杀入了四川,势力再一次的高涨起来,把朝庭的那些官员和崇祯皇帝急的干瞪眼。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个小股的土匪,官府哪有精力去管,在几家粮商遭难后,所有的粮商也算认清了形式,不敢再做那些小动作,这黄风做事了并不是一味的武力,在抢了那几家的粮食后,很乖巧的给当地的知府等一些官员送上一笔巨款,这些官员也自然识趣,对于境内的这种持枪歹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心黑的甚至希望这些持枪歹徒再多抢几家的好,这样自己也好多一些收入。

黄家与唐家商队的行动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其实是杯水车薪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粮价的疯长,但终究解决不了大明这么多老百姓吃不到饭的境况,不过能以一己之力做到这种程度,黄风的大名在粮油这一行中,成为头号的人物,大明的粮商们既恨他又怕他,却没有多少人知道,真正在背后推动这件事的,是唐同这个强势人物。

对于黄风低价销售粮食,崇祯皇帝通过锦衣卫这些情报机构,多少也是知道一点的,站在崇祯皇帝的立场上,他还是很赞许黄风的这种行为的,因为粮价太高的话,会让更多吃不到饭的老百姓起来造反,对于这一点,崇祯还没有昏庸到不知道的地步。

不过大明时商业虽然发达,但对于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崇祯是不可能为了黄风所做的这些事而对黄风进行表彰,但对黄风拥有一只几百人的私人武装,崇祯皇帝却也同样没有追究,毕竟在这个时代,拥有私人武装的其实不在少数,黄风拥有的人数并不算多,只不过是拥有的武器有些太过火了。

因为唐同的到来,才使得大明的人知道了火枪的厉害,但这时只是刚刚开始,认识到火枪的深远意义的人很少,所以崇祯皇帝并没有下令严禁火枪私人拥有,而崇祯皇帝现在最关心的事就是高迎祥的叛军队伍,面对现在越来越壮大的叛军,崇祯皇帝的头是大的很,因为朝庭没有钱,没有钱就没办法组织军队去镇压叛军。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